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57篇
教育与普及   1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897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超高层建筑风压的幅值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方形、矩形、三角形及Y型等10个典型的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细致的风洞试验,获得了模型表面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系数.详细讨论了风场和风向角对风压系数空间分布(不同高度分布,同一高度不同侧面上不同测点的风压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迎风面处于正压区;而侧面和背风面是负压区;D类风场的平均风压系数和B类风场中相近,但根方差风压系数要大很多;迎风面的平均风压系数随高度变化基本服从2α分布;三角形和Y形模型的风压系数小于方形和矩形模型.  相似文献   
72.
对于国内首个平立面不规则并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复杂方钢管混凝土高层建筑,首先采用框架支撑体系有效解决了扭转效应,然后讨论了阻尼器的选型、布置位置和数量,采用ETABS软件建模,由大量对比计算确定了阻尼器的设计参数,通过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获得了结构从小震到大震下的位移、层剪力等动力响应,与无控结构相比,得到了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效果,总结评价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给出了设计建议.最后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作对比.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智能建筑中供电系统的接地与接零,为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和防止人身触电,供电系统中广泛采用保护接地和和保护接零,合理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对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断层剪力墙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高层结构,对它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还不是很清楚,有必要寻求新的分析方法和计算理论.文中介绍断层剪力墙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结构弹塑性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以及其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结构弹塑性动力性能和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的新思路.该理论可用于断层剪力墙高层结构抗震设计及研究,也可进一步发展应用于分析解决结构减振耗能、振动控制和基础隔震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创新网络行为主体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在保证各自独立的前提下相互依赖,这就要求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相互信任、真诚相待、信守承诺,这是维持创新网络长久生存并促进创新网络行为主体共同发展的基础。研究归纳出创新网络主体间的6种信任建立机制,以东南大学科技园和南京-鼓楼大学科技园中的创新主体为实证对象,探讨了信任建立机制以及网络成员特性对信任关系建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综合国内底部一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和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一些试验研究和通过几个算例探讨了底部三层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结合工程实践中对底部一层框架—抗震墙砖房和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这种结构的抗震设计给出提示。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遇到各种问题的总结、分析,提出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8.
建筑群下覆岩加固协调开采减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采动地表位移变形的极坐标模型,通过计算机预计模拟和全盆地位移变形等值线图优化分析,结合离层带注浆充填技术,得出采动对建筑物影响最小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及其有关参数,通过改变工作面的布置方式和参数,有效地减少地表位移变形程度和控制覆岩下沉,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提高回采率的目的。这种方法安全、经济、技术管理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79.
汽车座椅有限元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壳 -体单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座椅计算机辅助分析 (CAE)模型 .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座垫弹性 ,与座椅试验的力 -变形曲线对比 ,以验证建模与材料定义的正确性 .另外还利用正面模拟碰撞中乘员的运动响应 ,分析了座椅材料的软硬程度对乘员伤害指标的影响 .  相似文献   
80.
建筑设计协同工作模型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建筑设计协同工作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逻辑模型 ,论述了依据建筑设计在协同工作目标、实施过程和控制机制等若干方面的特点所建立的工作流模型、资源管理模型、虚拟协同设计环境等。在此基础上实现远程建筑设计协同工作通用平台 (TH- CSCDP) ,该系统利用 Auto CAD几何实体句柄的特性 ,设计了面向对象的变更对象模型来管理图纸变更的历史和附加信息并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仓库实现工程级的设计变更管理 ;同时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构造实时虚拟协同设计环境。该系统已经被中国多家设计单位采用 ,实践证明其在管理建筑设计协同资源 ,支持设计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实现多层次多媒体协同工作环境等方面效用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