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8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71.
探讨了柑桔异常落叶的原因,柑桔脚腐病、流胶病、黄化病均能引起柑桔叶片脱落,同时,3种病害对叶片脱落的影响有季节性差异;柑桔叶片受潜叶蛾危害,其叶片脱落率比正常叶片脱落率平均高44.984%;柑桔黄化病株叶片中,硼、铁元素含量低于对照植株,锰、锌和镁含量普遍低于适量值,而铜含量则高于对照株、高于适量值,造成大量落叶;柑桔落叶率随冬季气温下降而增大。  相似文献   
872.
873.
以“Cr~(2+)+BPO”体系,在0~40℃下,引发了一系列烯类单体的聚合。该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有如下的选择性: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不高于30℃时能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其它烯类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以及α-碳原子上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均不能进行;而丙烯酸和α-甲基苯乙烯则不能被引发聚合。当温度高于30℃时,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只能进行一般的自由基聚合。根据聚合结果,讨论了该体系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利用“Cr~(2+)+BPO”体系,使MMA与丙烯腈进行嵌段共聚,共聚产物经分离,得到了较纯的嵌段共聚物,并予以表征。采用ESR和可见光谱,探讨了“Cr~(2+)+BPO”体系陈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874.
875.
聚乙二醇(MW=4000)与3-碘苯甲酸在4-二甲胺基吡啶(DMAP)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存在下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得到聚乙二醇负载3-碘苯甲酸酯,继而在醋酸介质中与四水过硼酸钠作用制得聚乙二醇负载的二醋酸碘苯试剂.在该试剂及三氟甲磺酸作用下,α-甲基芳酮和腈能以优良的产率一锅法生成2,5-二取代唑衍生物.同时,聚乙二醇支撑的二醋酸碘苯试剂在此反应中显示出较好的反应活性,反应条件温和,并且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876.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和分散固相萃取2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使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柑橘中的12种杀菌剂.该法快速、简便,可用于柑橘中多种杀菌剂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877.
用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2,4-D与45%的施保克(杀菌剂)1 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 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 ℃、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12 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 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 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 d的果肉内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 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 570.35 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限量(2 000 ng/kg),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贮藏60 d果肉内2,4-D水平低于处理0 d(对照)的水平. 2,4-二氯苯羟化酶是2,4-D降解途径中的重要降解酶;2,4-D处理的果实经贮藏5 d,果肉内2,4-二氯苯羟化酶活性较低,第10天显著增加,贮藏30 d酶活性最高,与果肉内2,4-D含量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878.
在香港郊野公园内选择薇甘菊危害较严重的草灌丛、灌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类型,设置样地5 000 m2,用0.05~0.1 g#8226;m-2嘧磺隆对样地中的薇甘菊进行化学防除试验, 并在施用除草剂后3、5和14个月跟踪调查施药对薇甘菊的杀灭效果以及对样地中其他植物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嘧磺隆对样地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果.施药后3个月,样地中有45种植物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占样地内所有种类的30%.受影响最大的是藤本和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乔木受影响最小.施药后14个月,乔木和灌木生长正常, 草本植物基本恢复.施药清除薇甘菊后,能大幅度地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79.
室温离子液体催化肉桂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卓  李勇  王强  梁斌 《贵州科学》2007,25(2):43-46
研究了以苯甲醛为原料,经Perkin反应、甲酯化反应合成肉桂酸甲酯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在多种1,3-二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和适量三氯化铝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中的酯化反应,该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 :n甲醇=1:8 ,催化剂用量2mL,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6小时,收率可达98.8%.产物和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不溶而分层,便于分离,且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80.
采用左旋溴化异冰片氧基镁分别与2-戊酮、4-甲基-2-戊酮、苯乙酮、对甲氧基苯乙酮进行Meerwein-Ponndorf反应,酮被还原为醇.在异冰片氧基的手性诱导下,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得到以R构型过量的产物.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值分别为15.8%,7.0%,4.0%,1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