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清代的云南客居知府宋湘既是个清官,又是个奇才。他之所以被称为奇才不仅因为政绩突出,且在诗、书、联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他的诗源自生活,自成一家,他的书法独具风格,大气恢弘;他的对联触景生情,震撼心灵。诗、书、联三者合璧,显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62.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展现了男性少年的成长历程,小说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男性少年形象。而女性也成为这一类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形象,这些女性具有美丽、善良等特有的品质,这些品质使作品中的女性呈现出类型化、概念化的特征,小说中的女性仅仅作为一种性别符码也体现了作者的传统男权观念。  相似文献   
63.
古代小说续书研究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会明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5):49-51,67
由于续书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持久性和多样性,引起了许多小说研究者的注意.尤其是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续书研究兴起了高潮.研究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续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4.
女作家池莉以其睿智、聪颖、深邃的目光,解读了生活、生命的奥秘.在个体生存的张力结构中,品评、窥视并营构了人类鲜活、强劲、厚重的精神家园,从中达到对生存意识的深层观照与张扬.  相似文献   
65.
朱文带着强烈的反叛欲望走上文坛.朱文以"性"作为其小说叙事的出发点与轴心,旨在对性禁忌进行尖锐的挑战、对我们现行伦理道德进行挑战.作为"断裂"者,朱文寻求自由的愿望是强烈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其无力逃出现实文化挤压的心灵实质.朱文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在城市或城市之间四处游走的边缘人形象.  相似文献   
66.
海岩是当代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持续而稳定,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每一部小说的推出都造成了轰动效应和流行趋势。本文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试图回到上世纪80年代文学历史的现场,在诸多的比较和选择当中,结合海岩自身的阅历和思维特点,来探讨他以故事为中心的创作路向的个人化定位。  相似文献   
67.
指出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主义小说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认为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哲学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68.
随着新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意识形态的转型,女性意识的苏醒,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呈现出走进城市的状态,她们在城市中找到了对世界、生命、社会的情感体验表达方式.同时,由对城市的反思走向对女性自身历史的审视,进而对人类文明进程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9.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乡村小说的文化盲点主要存在于对极左专制路线的批判和对延续一个时代的激进政治思潮的反思方面。首先,这一阶段内的许多作品都将一个时代的偏颇与失误归咎于少数人的所作所为,而忽略了时代的偏颇与失误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其次,这一阶段内的许多作品在描写一个时代的狂热与荒谬时存在着概念化的倾向,作品没有完全揭示狂热与荒谬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狂热与荒谬得以存在的女化依托。  相似文献   
70.
先锋派作家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归结为对存在真实的探询,他们试图从本体论的角度来传达自己对"真实"的全新理解。先锋派作家在小说中残酷地展示了生存的苦难和存在的荒诞,并告诉人们这就是"现实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