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30年来图们江跨国界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图们江跨国界地区为研究范围,采用1976年、1991年、2000年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应用分类决策树法(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进而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等方法对4期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图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其次为耕地.其中,混交林在林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旱地在耕地中占有较大比重.1976-2010年,图们江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各类型面积变化幅度巨大,其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旱地,其次为建设用地,针叶林减少面积最多.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表明,针叶林面积在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一直在增加.中朝俄3国土地利用差异很大,且朝鲜一侧的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大于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一侧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92.
土地覆盖变化检测中不同相对辐射归一化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性能的角度寻求一种精度较高且归一化过程相对简单、客观和自动化的辐射归一化方法。【方法】借助2013年7月和2015年9月的南京地区Landsat 8 OLI图像并以2013年影像为基准,执行基于伪不变特征(pseudo-invariant features, PIF)、时不变点群(temporally invariant cluster, TIC)、全景影像回归(wall-to-wall regression, WWR)和加权不变点(weighted invariant pixels, WIP)4种方法,分波段对2015年的多光谱图像进行辐射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化向量分析技术(change vector analysis, CVA)进行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并借助高空间分辨率Google Maps对提取到的变化信息进行空间一致性验证。【结果】使用PIF、TIC、WWR和WIP方法对图像归一化后,利用变化向量分析提取的土地覆盖变化信息与目视解译得出的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空间一致性分别为79.63%、81.75%、72.72%和82.59%; 依不同变化地类给出变化检测阈值,算法的空间一致性会进一步提高。【结论】考虑到算法的客观性、自动化程度和变化检测精度,在4种方法中,TIC法和 WIP法更适合工程化的图像辐射归一化操作。  相似文献   
93.
基于四边形网格的流形方法覆盖系统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流形方法的有限覆盖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任意四边形数学网格,系统地提出和发展了一种简单、快速、稳定的流形方法覆盖系统生成算法.该算法未引入任何附加假设,可以容易、方便地进行复杂多裂纹(节理)岩体及其裂纹扩展过程的流形单元生成及物理覆盖编码,较好地解决了流形方法实施时遇到的瓶颈问题,为流形方法的研究和进一步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
在图上进行小石块的移动的步骤为从一个点上取走两个小石块,并在它的某个邻点上放一个小石块.显然存在某个自然数,当图的所有点上的小石块的总数大于或等于它时,无论小石块在图上是如何初始分布的,都可以经过一系列的上述步骤,使得每个点上都至少有一个小石块.对一个图而言,满足此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即为此图的覆盖数.解决了字典乘积图和一些强乘积图的覆盖数问题,并给出了任意一个图的关键点与直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利用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建立了Patch-dynamics 动力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了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耕地所占比例都持续下降,城镇建设用地、林地所占比例继续上升.由于该模式考虑了模拟对象的变化过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模拟结果比一般的简单动力模型模拟效果好.通过与实际情况的比较检验,用1996年数据对2001年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差别不大,误差在0~0.05之间,对于面积较小地类的模拟误差较小,说明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模拟、预测.然而,这个模型只适应于十年尺度的预测,模拟时间越长,误差越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土地利用矛盾,维持一定规模的城市绿色空间,实现首都城市定位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冰温度膨胀力对渡槽结构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冰温度膨胀力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冰的黏弹性模型,将有限元方法引入冰温度膨胀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影响的计算中.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受固定约束的冰层对渡槽结构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通过分析可知,冰温度膨胀力会使底板上侧靠近边墙附近产生较高的应力集中,会引起局部结构的破坏.同时,对模型进行冰层厚度和不同温升时间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升时间相同时,冰温度膨胀力会随着冰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不锈钢凹盖壳爆炸拉深的研制过程,重点阐述成形工艺方法的确定,爆炸拉深模的设计和爆炸工艺参数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凹盖壳爆炸拉深具有工艺方法简单、投资少、无需大型设备、成形精度高等优点,工艺方法是可行的,可广泛应用于类似零件的中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98.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Landsat TM遥感影像得到两期(1992年、2001年)1:10万土地利用图.基于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建立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并结合DEM,定量研究了该区域近十年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和耕地,...  相似文献   
99.
冰盖(ICE)和AOD之间的关系对北极及全球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北极巴伦支海地区(30-50°E,70-80°N)在2003—2009年的AOD和ICE的分布及其之间的耦合关系.从7年的总数据来看,AOD春天高,夏天低,秋天又有回升;南部AOD含量一般高于北部,但在75-80°N区域,2003年的AOD含量特别高;AOD和ICE在一定的区域有着带有滞后期的关系,几乎每一年的相关性都是正的.通过统计软件Eviews的滞后回归分析发现,ICE的峰值先于AOD 1个月左右.在研究区域北部,ICE和AOD在平移后的相关系数是0.51左右,而南部的相关系数是0.30左右.通过协整检验发现,ICE(-1)和AOD均为平稳序列,并且残差无单位根,故两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可以推断,由于海洋冰块的融化,导致相关生物硫种类的减少,从而导致AOD含量的增加.通过在70-75°N区域对AOD的结果进行平稳性检验,预测了未来两年AOD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地区城市化对辐射强迫的影响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引起城市区域辐射强迫的因素较多,但是目前城市化引起的辐射强迫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利用GLASS 反照率遥感数据和CERES地表短波辐射数据计算了近10年来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引起的辐射强迫,讨论了辐射强迫 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数量统计特征.基于2000、2010年2期的Globeland30土地分类数据提取了城市边缘区,并结合辐射 强迫遥感数据计算了主城核心区、內缘区、各级外缘区的辐射强迫,探究了土地覆盖变化强迫因子、气候等其他强迫因子 的相对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近10年北京市全区域的辐射强迫为2.52 W·m-2,表现为增温效应,其中土地覆被不变区 域产生的辐射强迫为2.51W·m-2,耕地、林地是2种主要辐射强迫源;土地覆被变化区域产生的辐射强迫为2.67 W· m-2,非植被类型之间的土地覆被变化引起的平均辐射强迫为2.23W·m-2,有植被参与的土地覆被变化区域产生的辐 射强迫为2.95W·m-2;主城核心区的辐射强迫为-1.16W·m-2,表现为降温效应;辐射强迫变化与距离主城区的距离 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区域的辐射强迫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了解北京市区域气候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