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剧烈地振荡100 ml 6≤pH≤12的5% PVA水溶液,缓慢地添加0.08524克CuCl·2H_2O时,溶液呈绿色透明状态;若加碱至pH≥13,溶液中则析出树胶状物。以分光光度法,于740 nm波长下测定含0.98%正丁醇的0.5%PVA与铜盐组成的(pH=10)不同浓度(5~50 mg CuCl_2·2H_2O/100 ml)的水溶液吸光度,并对CuCl_2·2H_2O摩尔浓度作图,它遵守朗伯—比耳定律。以紫外及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研究上述溶液中初生氢氧化铜与PVA的作用,认为6≤pH≤12的5%PVA水溶液中添加Cu~(2+)可形成管道形包合物,pH≥13条件下却生成多核氢氧化铜聚乙烯醇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42.
本文建立了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及传热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元函数坐标轮换法对双效吸收式制冷机进行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列举了溶液并流方式的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的优化计算实例.本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吸收式制冷机,为结构和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本文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当前实际使用中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降膜吸收水蒸汽的基本特性,经过适当假设与简化,建立了有关溴化锂水溶液喷淋降膜吸收水蒸汽的物理模型。通过数学求解,获得了简单的数学表达式。由此表达式算出的结果与试验的实测结果相当吻合,从而证明了本研究所提出的物理模型能够相当有效地描述溴化锂水溶液水平管外喷淋降膜吸收低压水蒸汽的传热质过程。  相似文献   
44.
本文研究了金胶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的微量砷。采用氢氧化镧作载体共沉淀砷,Cu~(2+)、Co~(2+)、Ni~(2+)在氨性介质中形成氨配离子被分离除去。砷用锌还原为AsH_3由酸性Au(SCN)_4~-溶液吸收,在保护剂存在下生成红色金溶胶,测量金胶溶液的吸光度便可测定砷。本法测砷,铜、钴、镍试液中含量在0~9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砷的最低检出量在硫酸铜、钴、镍盐中分别为0.36、0.40、0.70ppm。测定饲料微量元素添加物硫酸铜试样,十次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13,相对标准偏差为2.5%,七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5%。本法简易、决速、准确、灵敏。文献很少见有用简易光度法测定铜、钴、镍盐中微量砷的报导。  相似文献   
45.
水泥浆-集料过渡区内晶体的择优取向度对混凝土的宏观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指出,计算水泥浆-集料界面区内氢氧钙石的择优取向度目前所沿用的公式是不合理的。提出了用测定多晶回摆曲线并以水泥浆本体的氢氧钙石作为无规标样评定界面过渡区内氢氧钙石择优取向度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不同处理态Al-3Li-0.17Zr合金冲击、拉仲等力学行为,用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结构、变形和断裂,特别是晶界断裂的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和分析。指出:不同处理态的合金变形和断裂的机制是不同的,晶界断面上的显微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7.
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共沉淀合成和Mn2+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和掺杂Mn2 的LiFePO4改性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XRD、SEM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掺杂Mn2 的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32.9 mAhg-1,且循环10次后,容量仍有124.5 mAhg-1,容量衰减率仅为6.32%。表明少量Mn2 的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且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8.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层状双氢氧化物(IDH)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分析表明,当LDH含量低于5%时,LDH片层在纳米复合材料中是完全层离的.热性能分析表明,所得HDPE/LDH纳米复合材料比纯HDPE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以50%失重为比较点,当LDH含量为5%时,HDPE/LDH样品的降解温度比纯HDPE高出达40℃.  相似文献   
49.
二次锂电池用PVDF-HFP/SiO2复合聚合物隔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倒相法制备了二次锂电池用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复合聚合物(PVDF-HFP/SiO2)隔膜,测定了它的吸液率、电导率、机械强度等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PVDF-HFP/SiO2隔膜具有较高的吸液率、电导率和韧性:电解质吸收率达184.4%、 室温电导率为1.20mS/cm、断裂伸长率高达163%。利用PVDF-HFP/SiO2隔膜装配的二次锂电池的首放比容量为834.8mAh/g,第40次的放电比容量达到400mAh/g, 循环效率达到99.8%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0.
采用低温离子交换反应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系统研究了低温离子交换法制备镍酸锂的工艺条件,如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和不同原料等对合成镍酸锂晶体的影响。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镍酸锂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充放电实验测试,研究了镍酸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镍酸锂具有高达142 mAh/g的首次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