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31.
提出了解决复合材料非周期性多尺度问题的平均化理论框架及其有限元实现方法,指出材料的力学性能应该是大量原子、分子、晶粒等微粒行为的宏观体现,分析了算法平均的重要性,论证了平均化有限元方法是解决多尺度问题的有效方法. 进而采用该理论框架对于含有相同数量级规模的典型小尺度结构的非均质材料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化有限元的计算规模远低于直接有限元法的计算规模,并且二者精度能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32.
根据本课题组在国内多家钢厂高级别管线钢方面的系统取样研究和工艺调研,综合分析了管线钢中硫、磷、氮、氧、氢、夹杂物、窄成分冶炼以及铸坯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管线钢生产中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连铸等炼钢过程的系统优化,以及结合高级别管线钢各元素控制的特点和要求的针对性技术系统集成是管线钢杂质元素和夹杂物控制的两个重要方面;采用新的夹杂物改性标准对高级别管线钢钙处理进行控制和加强非稳态浇铸期连铸工艺技术的改进是控制夹杂对管线钢性能危害的关键;连铸工序的工艺优化和完善的设备管理,以及精炼工艺的配合实现无缺陷铸坯生产是高级别管线钢质量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33.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对东营凹陷胜坨和牛庄油田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结合其构造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东萱凹陷油气成藏充注过程中油气运移的相态、运移通道及其成藏过程的时间。首次在东营发现的沸腾包裹体说明了胜坨油田呈现“突发式”成藏的可能性和牛庄油田砂岩体油气充注的时间是东营末期至馆陶期,牛庄油田牛21井区的油气充注时间是东营末期至现今。  相似文献   
734.
药芯焊丝焊缝中的夹杂物对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研究了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小和分布规律,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非状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长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Ti、Mn、Si、Al、Cu形成的氧硫复合物。焊缝金属中Ni、Mn、Mo的含量和焊接线能量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大小及化学成分影响很小。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针状素体的形核长大是由于非金属夹杂物有高能惰性界面,以及非  相似文献   
735.
采用相场方法模拟了内含夹杂的铁电颗粒的畴结构演化, 研究了夹杂对铁电颗粒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 铁电极化电荷在夹杂表面的聚集可导致电势的局部升高或降低,改变退极化电场, 影响夹杂边界区域的极化矢量的生长和偏转, 会增加畴结构的无序度; 该影响在夹杂数量较多以及尺寸较大时尤为明显. 最后, 通过模拟电滞回线发现了颗粒的铁电性随夹杂的增加显著减弱的现象. 因此, 在微型电子器件的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在铁电颗粒中出现夹杂.  相似文献   
736.
研究青蒿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性质,通过相溶解度法、红外光谱(IR)对其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增加青蒿素的溶解度;相溶解度法测定青蒿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为77.44 L/mol;IR检测到青蒿素的特征吸收峰,受包合物形成的影响其强度降低、峰形变宽、发生位移或消失等现象,青蒿素与β-环糊精可以形成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737.
利用红外(infrared, IR)显微镜、腐蚀坑形貌及傅里叶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光谱仪观察研究溶液法制备CdZnTe晶体中的Te夹杂相. 讨论CdZnTe晶锭中Te夹杂相的分布和原因, 及其对晶体中位错密度(etch pit density, EPD) 和红外透过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沿生长轴方向, Te 夹杂相密度增大, 相应的位错密度也增大; 红外透过率随Te 夹杂相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生长末端晶体的透过率低至45%.  相似文献   
738.
给出了Brualdi-Mellendorf定理的一个简要新证法,从而更有益于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739.
采用易错PCR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进行定向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组E.coliBL21(DE3)pLysS/pET22b-Chi C为亲本,采用易错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基因(Chi C)进行定向进化研究.经过两轮易错PCR后,建立突变体文库,进行平板初筛、包涵体复性及酶活检测复筛,获得一酶活较高的突变酶(Mut-Chi C),其催化活性为亲本重组酶的1.9倍,比活力为出发菌酶活的3.3倍.对突变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60℃,而出发菌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进化酶基因经DNA测序并通过软件与亲本型酶基因进行分析比对,表明突变酶Mut-Chi C基因发生点突变,使4处氨基酸被取代,且均为有义突变.  相似文献   
740.
高级别管线钢钙处理效果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X70管线钢进行了六炉钙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钙处理后管线钢生产的后续工序中钢中钙含量显著下降,夹杂物组成和形貌发生显著变化;二次氧化会降低管线钢钙处理效果,但钢中溶解钙和较高CaO含量的CaO-Al2O3复合夹杂可对钢水二次氧化产生的Al2O3发生改性作用;高级别管线钢钙处理效果与钢中钙含量、氧含量、硫含量、钢水二次氧化程度以及钙处理后续时间等有关,采用钢中Ca含量、[%Ca]Tot/[%Al]s、[%Ca]Tot/T[O]、ACR和[%Ca]Tot/[%S]作为钙处理效果的评判标准均存在缺陷.本文建议钙处理效果评判标准为:①铸坯中心部位或轧后板带中心部位不存在单纯的MnS夹杂;②中间包和结晶器中夹杂的nCaO/Al2O3应该与12CaO.7Al2O3相近;③钙处理后夹杂的nCaO/Al2O3应稍高于12CaO.7Al2O3的夹杂.同时还必须注意钙处理应在最后精炼工序的后期进行,尽量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