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7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557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420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62篇
综合类   1073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对于入院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抗凝组,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5d,阿斯匹林肠溶片0.3g,1次/d,3d后改为0.1g,1次/d,长期服用;治疗组为葛根素组,葛根素300mg静脉滴注,1次/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控制症状及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使C-反应蛋白(CRP)浓度更快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抗凝及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2.
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10-溴代癸酸为原料,与甲醇反应生成10-溴代癸酸甲酯,再与对硝基酚钠反应生成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甲酯,最后以固定化脂肪酶水解得到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对中间体的折光率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1、H-NMR和13C-NMR以及酶分析应用对最终产物进行确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目标化合物,总收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用水合硫酸铁替代硫酸作催化剂,催化丙烯酸与多种醇的酯化反应,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探讨了醇的结构对催化剂和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酯化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44.
本文用小角x射线射法法对硒化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的抗癌作用从结构和功能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5.
46.
固体超强酸作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和对甲酸的催化剂、进料速度、反应温度对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和对甲酸出口浓度的影响,当原料水与酯的摩尔比为1、反应温度100℃、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16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24.6%(甲酸的出口浓度达14.5%)。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道四甲基膦酸二甲庚酸萃淋树脂(CL-P_(350)从硝酸溶液中吸附鳞的性能和机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服从Langmuir经验等温式。测得吸附物分子中P(350)与Re(Ⅶ)的摩尔比为2:1。Re(Ⅶ)是以形式被树脂吸附,其吸附机理属于综合反应:并测定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48.
简要叙述了氨基膦酸羧酸树脂的合成路线 ,用 ICP- AES对其富集分离痕量镧系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吸附酸度、洗脱、吸附流速以及共存离子干扰等的影响 ,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分析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相似文献   
49.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acterial lipolytic enzymes, family I.3 lipase is a member of the large group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l true lipases. This lipase family is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families not only by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but also by the secretion mechanism. Lipases of family I.3 are secreted via the well-known type I secretion system. Like most of proteins secreted via this system, family I.3 lipases are composed of two domains with distinct yet related functions.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research on this lipase family, in terms of isolation, secre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studies. This review describes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of family I.3 lipase, with an emphasis on its secretion mechanism. Received 18 April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3 July 2006; accepted 24 August 2006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蛋白激酶C(PKC)和乳腺癌分化及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48例人乳腺癌的PKC蛋白表达,包括PKCα、βI、η和ξ等蛋白。结果表明,与分化低的乳腺癌对比,分化高的乳腺癌PKC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在临床I-II和III级的乳腺癌中,PKCη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1.5%和9.1%,具有显著意义(P<0.05),PKCξ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2.3%和27.3%,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另外,在乳腺癌未转移的病例中,PKCs蛋白表达水平普遍较高,其中PKCξ与肿转移相关性极显著(P<0.01)。此外,PKCs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年龄无关。以上结果提示,PKCη和PKCξ有可能作为评价临床乳腺癌分化和转移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