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比较银杏叶软胶囊液与氢氧化钙诊间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根管内放置氢氧化钙棉捻,实验组根管内放置银杏叶软胶囊液,分别记录两组患牙封药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复诊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92.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软胶囊液与氢氧化钙在诊间封药有同样的疗效,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是理想的纯中药根管消毒剂.  相似文献   
32.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法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分析抗炎机制.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可不同程度降低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扁担杆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比较了有机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法提取总黄酮的效果,选择提取率较高的超声波法来提取。对料液比、超声时间和乙醇体积浓度对银杏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单因子试验,并采用正交试验法找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g∶30 mL、超声时间30min、乙醇浓度7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不加显色剂,直接以258 nm作为最大吸收波长。结果表明,银杏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稳定在2.77%,精密度的RSD为0.302%,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本试验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于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和测定。  相似文献   
34.
以银杏嫩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同时分析光暗条件对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分析测定银杏愈伤组织黄酮含量。实验结果:在光照条件下,添加激素6-BA1.0mg/L和NAA2.0 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最好,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5.
制备孩儿拳头果实不同部位和不同浸泡时间的水浸液,用生菜种子研究其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孩儿拳头果实各部分均含有一定活性的水溶性内源萌发抑制物质,该物质不仅能抑制生菜种子的萌发,而且还抑制其幼苗的增高生长和根的伸长。在几种浸泡时间中,浸泡8 h的种子、外中果皮的浸泡液对生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发芽率均为0。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孩儿拳头果实里的水浸液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6.
用组织切片法及细胞化学染色研究了凹叶厚朴种子的结构和内含物质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种子有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小,胚乳丰富.种皮由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组成.外种皮细胞内无淀粉粒,含少量的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中种皮细胞内有较多的淀粉粒和脂类物质以及少量的贮藏蛋白质;胚细胞中无淀粉粒,也无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胚乳细胞中含有较多的淀粉粒,也含有大量的贮藏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凹叶厚朴种子的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是自然条件下凹叶厚朴种子繁殖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对银叶提取物、花粉及雄株小孢子叶球中有效成分进行了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中总内酯含量为6.47%(W/W)总黄酮含量为28.22%(W/W);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1.64%(W/W),主要苷元为山奈酚;银杏雄株小孢子叶球(去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0.35%(W/W);花粉和叶球中均未检出内酯。  相似文献   
38.
银杏萜内酯的HPLC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为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主要的药效成分 ,所以银杏萜内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主要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为主 ,根据检测器的不同 ,又可分为HPLC -UV法、HPLC -RI法、HPLC -ELSD法和HPLC -MS法 本文对银杏萜内酯的HPLC分析方法及其所必需的预净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39.
薄层分析法快速分析银杏酸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薄层分析法,用于快速分离和分析银杏叶提取物(EGb)生产过程中银杏酸的含量,并通过其他的定性方法对分离的样品进行了鉴定,确定提取物中包含了银杏酸类的5种代表性成分。回归方程为:Y=-2020.8 2644.9X(r=0.9986),线性范围:0.77~15.0μg,检测下限0.27ng。加样回收率100.8%,RSD为1.9%。该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合EGb生产过程中对银杏酸含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40.
与银杏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技术,筛选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应用150个10bp随机单引物及110对随机引物组合,检测了雌雄银杏的基因组DNA,获得1个与雄性相关的RAPD标记,该标记的获得,可望进一步转化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cation Region(SCAR)标记或PCR标记,用于银杏早期的性别鉴定,同时该标记的获得为进一步克隆与其性别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