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酶活性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银杏复合经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择江苏泰兴3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即银 杏+桑树(G+M),银杏+小麦+黄豆(G+W+S)和银杏+油菜+黄豆(G+R+S),以纯种桑树(M)和油菜+黄豆 (R+S)为对照,连续种植3 a后,对这5种经营模式下土壤部分酶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改进层 次分析法,对土壤酶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中及同一模式不同深度土壤 中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脱氢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均存在着显著差 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5种经营模式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逐渐增加,而蔗糖酶、 脲酶、脱氢酶、磷酸酶和蛋白酶等的活性则逐渐下降。各种银杏复合经营和纯种桑树模式土壤中酶 活性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他酶活性均比纯种农作物(R+S)模式的高。5种经营模式土壤酶活性综合评 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G+M(0.870)、G+W+S(0.820)、G+R+S(0.500)、M(0.281)、R+S(0.127)。因此 ,银杏复合经营可明显改善土酶活性,增加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72.
银杏的研究进展:药理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银杏根,叶,外种皮的药理研究进展以及在临床上对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并对银杏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3.
该文对银杏叶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化学成分及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4.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它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概述了银杏叶的活性成分、银杏叶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禽类生产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5.
银杏叶提取物与人参皂苷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叶提取物(GBE)和人参皂苷(GS)均具有显著的心血管药理活性,但未见二者配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和报道.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GBE与GS单独和配伍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代谢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丙二醛(MDA)的影响.GBE、GS均可升高氧化损伤内皮细胞NO的代谢水平,降低其ET-1和MDA的代谢水平.二者配伍后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增强,但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NO代谢的调节作用不及GBE和GS,分别降低了29.9%和66.7%,差异显著(P<0.05);对ET-1代谢的调节作用虽优于GBE,但与GS相比降低了11.6%.这提示GBE和GS配伍后对内皮细胞血管活性物质NO和ET-1的调节作用未起到协同效果,GBE和GS配伍能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6.
金叶银杏叶色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金叶银杏为银杏(Ginkgo biloba L.)的1个芽变品种,具有独特的叶色性状及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通过观察分析金叶银杏实生苗叶色变化特性,为选育更优良的品系及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湖北安陆的1年生金叶银杏实生苗为材料,在对叶形、叶色观察的基础上,应用X-Rite色差仪测定叶色参数L *a *b *值,计算出反应色彩变化的彩度C *和色相角h,测定其色素含量及光合特征参数,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金叶银杏叶形主要为扇形,叶色4—5月为金黄色,6月开始转绿,先为浅黄绿色,直至深绿,10月底后再次变黄。色差参数L *维度方向上,大部分位点集中在中间位置(L *值为50~65),a *值主要集中在负值区域,b *维度方向位点整体呈现上移趋势。色素含量的年变化中, Chla(叶绿素a)、Chlb(叶绿素b)、ChlT(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规律,且色素含量之间基本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Car(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现“下降—升高”趋势。ChlT/Car(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质量之比)与ChlT的变化趋势相似,Chla/b(叶绿素a与叶绿素b质量比)的变化呈现波动下降。Chla和Chlb均与色差参数L *a *b *C *呈负相关,与h则为极显著正相关。Car与色差参数a *呈显著正相关,与b *呈极显著正相关。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双峰,Tr(蒸腾强度)在13:00前处于较高水平,15:00后急剧下降。Ci(细胞间隙CO2浓度)的日变化呈“W”形,即一天之内出现两个低谷,分别在11:00和15:00。Pn与Chla、Car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hla/b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光合特征值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1年生金叶银杏叶形主要为扇形,叶色在4—5月为金黄色,6月逐渐变绿色,10月时变黄。色差参数在4—5月,高亮度单株增加,各单株绿色变浅,随时间推移,黄色加深。相关性分析表明,色素含量与叶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7.
“活化石”植物银杏形态与分子进化(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银杏雌株核糖体rRNA基因转录间隔区rDNAITS区全序列共1172碱基对,其中ITS1长788碱基对,ITS2226碱基对,58SrRNA基因158碱基对.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对所获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形态上仅有很少变化的银杏,其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子差异,不同产地栽培株rDNAITS区序列的核苷酸差异值高达25%,这一差异远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种间的距离,表明了该类植物形态上的变化与分子进化的不一致.造成形态与分子进化不一致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8.
连续3年调查测定银杏(Ginkgo biloba Linn)良种桂G86-1与海洋皇的原株生长性状、产量性状、果实性状及种仁营养成分.发现两个品种均具有高产、稳产、粒大、洁白、味美、质优的综合优良性状,桂G86-1的果实性状和种仁营养品质均略优于海洋皇.桂G86-1无性系后代在始果年限、投产株率、平均产量及果实性状等各方面均优于海洋皇无性系后代,较好的保持了原株的综合优良性状,但两个品种无性后代都与原株产生部分变异,其中以海洋皇无性系后代的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9.
180.
为得到质量分数较高的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上样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洗脱液接收体积和洗脱流速为考察因素,以银杏叶总黄酮质量分数、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银杏叶总黄酮柱层析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3.1 mg/mL,乙醇体积分数71%,洗脱液接收体积2 BV(BV为装柱体积)及洗脱流速2 BV/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完成三批验证实验,银杏叶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可达到35.77%,收率为93.30%,银杏总内酯质量分数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利用BBD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总黄酮柱层析纯化工艺是科学、合理、可行的,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