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系统科学   230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25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合成一对染色体单拷贝基因GAPDH特异的引物和一对Y染色体单拷贝基因SRY特异的引物,并合成两条特异性TaqMan探针,加等量的DNA到含有上述两个引物探针的PCR反应体系中,行荧光定量PCR,获得两种基因的定量值,通过这两种基因含量的比值,计算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含量.在30 μL FQ-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最少约0.05 ng 正常男性基因组DNA能够稳定地获得扩增曲线;在60例临床孕妇外周血标本DNA 的DCFQPCR扩增中有35例出现SRY扩增阳性,阳性率为58.3%;在这些标本中,GAPDH 基因Ct值范围在20~22之间;SRY 基因Ct值范围在33~40;经计算,胎儿细胞含量范围在1/10.4~1/10.6.  相似文献   
992.
通过试验确定了标准砂中常用有色示踪剂高锰酸钾吸附类型.通过数字成像方法监测了静水条件下标准砂中高锰酸钾和亮蓝的吸附过程,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高斯模板处理.利用该处理结果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对比,同时还对比了相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在静止和流动条件下被砂粒吸附的状况.根据对比结果确定了2种常用有色示踪剂对溶质运移试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吸附虽为线性吸附,但和新型示踪剂亮蓝相比,达到吸附稳定所需的时间过长,在低速水流条件下更为明显;对于需考虑吸附影响的运移试验,高锰酸钾并不适用,而亮蓝的使用则能加速试验进程.  相似文献   
993.
干旱胁迫对几种楸树苗木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对4种不同类型楸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楸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规律;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在干旱胁迫初期降低,之后升高,再降低。说明胁迫初期楸树发生光抑制,逆境适应调整后,PSⅡ反应中心开放增加,减少了光抑制,后期干旱胁迫加剧,光抑制增大。Fv/Fo、NPQ、ETR、ΦPSⅡ等指标在胁迫初期升高,后期降低,说明经受适度的干旱胁迫,植株可作出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体现出自身的保护机制。4种不同类型楸树对干旱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不同,Fv/Fm反映其光抑制的大小,按其变化可得出抗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南阳楸、金丝楸、圆基长果楸、楸树。  相似文献   
994.
一种西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汞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一种新西夫碱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水杨亚胺(MTYMP),用常规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化合物在300 nm激发下,在410 nm处有强荧光峰,与汞离子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其荧光猝灭.据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测定汞的荧光试剂,建立一个荧光猝灭测定微量汞的新方法,汞离子的含量在4.0~100.0μg·L-1范围内与试剂的荧光熄灭值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315μg·L-1.该方法应用于废水中微量汞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异烟肼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异烟肼(INH)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INH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通过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这种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INH和BSA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考察不同温度和酸度下的猝灭作用,进一步证实其静态猝灭行为和疏水作用机制.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INH与BSA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两者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996.
Study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RNA in living cells will offer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ment in cell biology research, disease diagnostics, and drug discovery. In this paper, a molecular beacon (MB) specific for the important tumor suppressor gene p21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was detected in real-time after the MB entered the cytoplasm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After injecting the p21MB into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and p33-transfec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the consistent increase of fluorescent signal intensity was detected in both cell lines, and maximu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chieved in about 15 min. In about 4 min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the fluorescence increasing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two cell lines, which indicate the different p21 mRNA expression level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real-time detection were also validated by RT-PCR. Analysis of 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increasing rate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side effect of enzyme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living cell mRN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湖北宜昌茶叶及茶汤中硒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的方法的回收率为95.6%~100.3%,湖北宜昌几种茶叶的硒含量在1.419~2.675μg/g,浸出率在8.26%~9.80%之间.  相似文献   
998.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烯酰胺为配体,合成了铕-对羟基苯甲酸-丙烯酰胺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该三元稀土配合物中游离的羟基作为活性基团,以二丁基二月桂酸锡(T-12)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异氰酸根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备新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聚氨酯发光材料。通过红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表征了发光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TDI中异氰酸根的特征2270cm-1吸收峰消失,含羟基的铕配合物与异氰酸酯单体反应完全;在214nm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及发光材料在619nm和592nm处均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预计在新型发光涂料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计算鬼成像过程的整体效率和成像质量,提出应用图像处理中准最优变换的离散余弦变换  相似文献   
1000.
用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研究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 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探讨了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结合的类型, 阐明了它们的结合产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是凭借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异鼠李素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减弱. 金属离子的介入影响了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 的结合, 降低了其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