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交换代数中 ,经常用到如下一个命题 :“设A =k[x1,x2 ,… ,xn]为域k上的多项式代数 ,则它的任一不可加细的素理想链的长度为n .”本文中给出它的一个简单证明 .首先给出两个引理 .引理 1 设A为域k上有限生成的代数 ,B为A的k 子代数且A在B上整 ,P1 P2 为B的两个素理想 ,Q2 为A的一个素理想满足Q2 ∩B =P2 ,则存在A的一个素理想Q1,使得Q1 Q2 .证明 由Noether正规化引理 ,B有一个多项式子代数R ,B在R上整 ;所以R中有素理想链q1 q2 ,其中qi =Pi∩R ,i=1,2 .又A在B上整 ,所以由整性的传递…  相似文献   
92.
采用附加自由度的方法来处理梁单元的端部释放,为单元端部释放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根据具有附加自由度梁单元的应变矩阵,得到了扩充后的梁单元刚度矩阵,并推导出单元自由度沿整体坐标系释放或沿单元局部坐标系释放两种情况统一的刚度矩阵转换公式。针对两节点的梁单元采用UL列式,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程序。用此程序分析了具有自由度释放的梁单元模拟大位移大转动的性能,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算例结果表明,附加自由度方法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低渗透储层具有应力敏感性、启动压力等极其复杂的渗流特征,不宜采用衰竭方式进行开发。也不宜采用大压差进行生产。本文通过一个实例验证得出,无论是否考虑应力敏感,随着初始产能的增加,稳产期和稳产期采收率都会下降,只是,考虑应力敏感比不考虑应力敏感时下降的幅度更大。并且,考虑到应力敏感效应,气井的配产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稳产期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94.
低渗低饱和砂岩水驱油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低渗低饱和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在不同初始含油饱和度条件下,进行了两类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得出含水率随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并结合油藏模型的孔隙结构特征和油水分布状态分析了含水率变化的机理.采用Matlab软件拟合了复杂含水率变化曲线的一般经验公式,分析了公式中各系数对含水率曲线变化特征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95.
考虑环R0上的测度m,H(R0)是R1的所有子集全体.由m引出的外测度,m*称为勒贝格外测度.直线上任何数集E的勒贝格外测度就等于包含E的开集的勒贝格外测度的下界.  相似文献   
96.
针对飞机舵机电动加载系统存在多余力矩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以改进型基于信度分配的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为前馈控制,以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PID)为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在前馈控制器中,结合变刚度金属——橡胶缓冲弹簧、力矩测速反馈及梯度加载法,采用基于Sigmoid函数变平衡学习常数的权值调整算法,设计三维参考输入型神经网络结构。在反馈控制器中,采用增量式PID控制解决积分项溢出问题,同时为神经网络提供训练学习样本,最后通过理论分析证明改进算法的收敛特性及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及在线实时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余力矩干扰。  相似文献   
97.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由大量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规律性公式——Darcy公式进行改进。Darcy公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常规油藏来说,用其描述渗流规律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低渗、特低渗透油藏来说,其渗流规律与常规油藏有着较大的差异。仅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对Darcy公式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公式仍然不能正确描述流体在低渗、特低渗油藏下的渗流规律。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重新探讨了在特低渗透油藏中,渗透率、压力以及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其关系表达式。对特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的理论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通常表现为油水两相非达西渗流,基于达西定律推导的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根据流线积分法基本原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推导了单根流管中油水前缘突破前后的产量计算公式,然后引入面积井网注水开发过程中启动角的计算方法,最终通过建立数值积分可以得到不同井网形式下的非稳态产量计算模型。对比了模型计算结果与油田实际生产数据,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能够满足油田现场产量预测的要求。运用该模型计算并探讨了启动压力梯度、井网形式及生产压差对油井生产动态的影响,发现启动压力梯度对油井生产影响大,在开发指标预测过程中不能忽略;五点井网产量高、递减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用五点井网;合理提高生产压差能够提高采油速度,缩短油田开发周期,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
 油气藏改造时因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可能形成垂直裂缝不关于井筒对称,而关于不对称垂直裂缝对油井产量影响研究较少。因此,针对低渗油藏经压裂后产生的不对称垂直裂缝,基于稳定流理论,利用保角变换方法,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低渗油藏有限导流不对称垂直裂缝井产能的预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不对称垂直裂缝油井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油井产量随着启动压力梯度增大呈近似线性下降,且在相同的启动压力梯度下,油井产量下降幅度随压差增大而减小;当裂缝导流能力较小时,不同裂缝长度或裂缝非对称率对油井产量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当裂缝导流能力较大时,不同裂缝长度或裂缝非对称率对油井产量影响程度差异较小;裂缝长度越长,裂缝非对称率越小,裂缝非对称率对油井产量影响程度越大;裂缝非对称率在(0.6,1)范围时,可以忽略其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选取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和特低渗储层岩心进行水驱、二元驱油实验,研究不同驱替方式、驱替压力梯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二元驱油效率高于水驱,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驱油效率增加,并且渗透率越低,增加幅度越明显.通过核磁共振T2谱与恒速压汞微观孔喉测试相结合,分析岩心束缚水状态含油饱和度分布及残余油分布规律,发现较高压力梯度下二元驱替后,低渗透岩心中细微孔隙残余油较少,而高渗透岩心中较大孔隙残余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