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04篇
  免费   840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系统科学   4589篇
丛书文集   356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134篇
综合类   2012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1213篇
  2013年   1036篇
  2012年   1546篇
  2011年   1574篇
  2010年   1190篇
  2009年   1587篇
  2008年   1405篇
  2007年   1759篇
  2006年   1524篇
  2005年   1347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1009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力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混气余气系数、起爆频率和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推力的测定以验证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掌握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测试的方法.研究表明,推力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2.
利用时变滤波器模拟多普勒信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模拟的多普勒信号可用于评估各种多普勒信号处理的性能。为了快速而容易实现模拟正交多普勒信号,提出了一种仅利用一个时变波滤器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白噪声通过时变滤波器的特性而实现的。实验表明,对以该方法模拟的多普勒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分析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吻合,故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3.
水电工程施工中模糊控制自动化寻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电工程施工中填炸药和插锚杆作业急需机械化配套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自动化作业的构想,重点研究了自动化作业的关键问题--增孔过程,发区控制策略,在充分分析模糊控制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措施,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和专家知识,拟定模糊控制参数,通过多次改进优化,制定成数据查询表、利用CAD工具模拟寻孔的动态过程,证明了设想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的研制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4.
非饱和分层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污染物在分层土壤中随下渗水体向下迁移的机理过程,借助于数值计算模型模拟计算非饱和分层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特性,研究了不同土壤层及土壤层的排序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165.
基于PC总线的三维数控雕刻机CNC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基于PC总线的数控雕刻机CNC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采用了PC总线工业控制机,在软件上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化设计、中文图形菜单操作、图形编程、模拟仿真和加工轨迹在线显示等先进技术。整个转件系统采用C语言设计。该系统在文字图案雕刻和模具(如底上的图案)制造等实际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6.
针对脉冲离子渗碳过程的模拟计算,提出了两种优化工艺计算方法。采用扩散系数随温度和碳的质量分数而变化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讨论了优化计算程序实现中的一些环节以及优化方法、扩散系数、碳的质量分数上限、吸碳率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计算了传统的“周期法”渗碳工艺和优化的工艺在同一渗碳条件下的碳的质量分数分布。结果表明:要用优化工艺后,在相同时间内达到的有效渗层深度明显增加,在相同条件  相似文献   
167.
Most air pollutants do not lead to specific diseases. Depending on the pollutant,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some organs are more affected than others. The most frequent disorders are those caused by irritant gases and particulates on the mucous membranes and respiratory organs. The consequences are eye, nose and throat inflammations, diminished lung function, increased susceptability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a higher incidence of chronic bronchitis. These disorders and diseases are, of course, influenced by other factors as well, such as immune deficiency, allergies,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ollutants, and particularly smoking.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ants are, therefore, multifactorially conditioned and nonspecific disorders are placed in the foreground. Evidence for an association of air pollution with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is drawn from three sources: animal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human exposures, and 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exposed human populations. The burde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must be reduced to protect human health by an adequate safety margin. In particular, the increased sensitivity of sick and aged people as well as childre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fining the maximum emmission levels, preventive aspects should have priority so as to keep the risk of damage to health and the harmful influences on the environment to a minimum.This article Effect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 by H. U. Wanner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same article tha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990 European Aerosol Conference; special issue of the J. Aerosol Sci., Vol. 21, Suppl. 1 (1990) 389–396.Reprinted with kind permission from Pergamon Press Ltd, Headington Hill Hall, Oxford OX3 0BW, Great Britain.  相似文献   
168.
塔河油田6区正处于开发早期阶段,油井合理产量(配产)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动态数据采用临界产量经验公式法、生产压差分析法和数值模拟等几种方法计算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的各井生产情况,确定了各井的合理产量.  相似文献   
169.
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技术与机构设计相结合,以组合机构的尺寸综合理论为基础,以机构最小尺寸为优化目标,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应用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研制开发了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网上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70.
平面药包的最佳间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剥离、场地平整以及建(构)筑物基坑开挖等露天爆破中,为了充分利用炸药能量将岩石松动或抛掷到一定区域,并确保底板满足一定平整度要求,按照爆破技术设计和工程质量要求,需要设计平面布药结构.本文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大量小型模拟实验,对平面药包间、排距与爆破漏斗的开口面积、可见深度、爆岩的抛掷距离和堆积形态等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平面药包间、排距满足一定范围时,爆破漏斗的可见深度较小,而开口面积和抛掷距离最大,爆堆形态较好.平面布药结构存在一个有利于抛掷堆积的最佳间、排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