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70篇
系统科学   554篇
丛书文集   251篇
教育与普及   1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1篇
现状及发展   115篇
综合类   9670篇
自然研究   1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论述了网络信息环境对图书馆员的要求,阐述了信息素质的主要内容,对如何提高信息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在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如何有效地利用的校园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63.
程佳佳 《科技信息》2008,(20):152-152
英汉这两种各具特色、大相径庭的语言,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一定差异,是由于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差异,这就要求译者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再现原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方式和风格,渗透到对方的语言文化中去,语言表达才能表达准确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64.
在环境中创造建筑的自我,就是以客观环境制约条件和人文环境背景为基础,探索有个性和特色的建筑形态.从“建筑环境协调、建筑文脉意象”等视角,提出了“顺应协调、对比协调、历史文脉、建筑文脉、自然文脉”等5种在环境中创造建筑特色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65.
本文是对网络环境下教师多重角色研究的延伸性讨论.其要点为:教学策略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又支配教师角色,而教师角色又直接支配教师角色行为.因此,对教学策略进行讨论研究,可有助于加深对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理解,亦有助于为适应其角色的变化而建构合理的教学模式.文章将从教学策略的一般概念、基本特征、指导网络环境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策略特征及其建构等几个层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6.
彭南陵  孙良  张明星 《江西科学》2008,26(6):919-921
研究具有柱状夹杂无限体的均匀变温问题,其中夹杂与基体材料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剪切弹性模量。应用复变函数方法及其分区全纯函数理论,结合Riemann边值问题的研究成果,求得了问题的闭合解,作为特殊情形得到了单圆柱形夹杂时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67.
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参考信息源、服务理念、服务手段等10个方面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68.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搞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随着人们对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领域出现了很多科技名词,对这些名词进行统一定名、合理释义非常必要。文章结合国际上全球变化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几个典型名词。  相似文献   
70.
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而蕴涵着巨大的环境价值,其广泛的应用却出现了对环境价值追采的背离。需要探析其深刻的认识论原因和社会原因,通过转变科学范式,确立科技创新的生态导向,为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价值的回归。处于人与自然矛盾之中和市场经济压力之下,推进科技创新,改变科技落后状态是硬道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