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2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511篇
系统科学   612篇
丛书文集   198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篇
现状及发展   67篇
综合类   7600篇
自然研究   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回顾济南自春秋战国到清代末期巧用自然环境、构建特色风貌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发展历程,从有机结合景观环境的城市泉水水系、由泉而生的适宜人居环境以及趋利避害的城市防灾措施三方面,分析了农耕时代济南先民因利自然的聚居环境营建理念和趋利避害的朴素生态智慧实践。反思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济南的聚居条件带来了的负面影响,通过梳理近年来济南生态环境重建工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指出系统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古城营建生态智慧与新型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是当代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92.
结合中国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以武城县老城镇为例,将其分为四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分区管理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也为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针对Gabor小波进行特征提取时易造成维数灾难和识别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滤波和局部保持投影(LPP)降维算法相结合的泡沫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利用Gabor滤波器获得原始泡沫图像5个尺度和8个方向的高维特征描述向量;然后,利用LPP算法得到降维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此降维特征向量通过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不同工况下泡沫类别的识别,进而指导实际矿物浮选生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GLCM方法和Gabor小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泡沫纹理特征向量维数并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994.
设计了一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座位管理系统,以该系统管理高校图书馆的座位资源,从而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更有效地使用。该系统与读者校园卡系统的结合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读者在图书馆中座位的预约和选择;同时以视频监控系统为数据采集核心,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座位的实际使用情况。该座位管理系统可以合理有效地管理图书馆中的座位资源,减少占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入海河口退化生境阶梯式生态修复策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晚涛  刘正一  秦松 《广西科学》2014,21(6):569-572,586
基于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近年来中国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及含量,提出入海河口生境阶梯式生态修复策略,主要包含:河口"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纵向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河口各段"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横向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污染物在河口从上至下各段(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各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阶梯式消减技术体系;"污染物源头处理—河口污染物生态修复"阶梯式生态修复技术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给予理论论证,为构建入海河口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消减陆源污染物经河口进入海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搬迁移民或当地居民是否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是自然保护区顺利建设和实现保护目标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本文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提出了一套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保护区居民生产用地的损失补偿,还以生态足迹为基础,计算了林产品、水产品、薪柴、牧草等生态系统为保护区居民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生态补偿标准,与保护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差距较小,客观反映了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该方法解决了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补偿标准过高,而仅以生产用地损失作为补偿标准过低的矛盾,可为其他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李新尧  孙小舟 《河南科学》2014,(9):1884-1889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湖北省2013—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①1990—199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②2000—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③万元GDP消耗的生态足迹由3.92 hm2下降到0.49 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④对生态足迹的预测表明,短期内湖北省生态赤字继续存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998.
张轶伦  王延荣 《河南科学》2014,32(7):1320-1324
基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以郑州市河道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为例,对郑州市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郑州市水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建设,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为研究区域,以主导功能土壤保持为切入点,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通用流失方程计算不同时期的土壤保持量及其空间分布,以此作为生态补偿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得出如下结论:1)从总体上看,随着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开展,研究区土壤保持功能有所提高。2)从生态类型来看,森林的土壤保持量最大,其次是高山草地,这两种生态类型都处于功能区外围,极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因此需要予以重点保护。3)从行政区来看,会泽县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宁南县等土壤保持功能水平虽然不高,但提高较快,说明这些地区的生态治理效果突出;雷波县的土壤保持量减少比较明显,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覆盖减少,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因其便捷性、准确性、易于管理性,取代打卡机成为一种新兴的考勤方式。本文提出一种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人脸识别子系统和考勤管理子系统。人脸识别子系统从获取的视频中利用Adaboost算法检测出人脸区域,对检测出的人脸区域进行归一化、去噪等处理,对处理好的图像用HOG+PCA+LDA特征提取,把提取出的人脸特征向量与注册形成的人脸特征向量利用最近邻方法比对,将识别结果放入考勤数据库中。考勤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的有考勤规则的制定、对考勤数据做统计并生成报表及系统维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