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9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359篇
系统科学   195篇
丛书文集   166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868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关于f×f与f的动力性质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伪轨跟踪性质和一些其他方法,研究了紧系统(X×X,f×f)和(X,f)的动力性质间的关系,有些结果推广了文献[1~5]、[7~9]中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92.
西门子PCS7系统在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SIEMENS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PCS7V6. 0完成加热炉热工控制的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和控制的难点与实现。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配置为双CPU冗余,采用冗余环形工业以太网、欧洲流行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和分布式I/OET200M结构。采用PROFIBUS-DP协议的ET200MI/O站冗余通讯接口和电缆,实现与双控制器(CPU)的冗余通讯。  相似文献   
93.
用常规方法确定岩性油藏含油边界需要一定的井孔资料,导致勘探成本较高,为此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先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提取地震特性参数,与已知井的试油结果一起组成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集,经训练并绘制测线剖面或平面图,最终确定出含油边界。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北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进行了含油边界的确定,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直观地在剖面图上确定油藏的含油边界,这样确定的含油边界能够满足储量计算的要求,且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
胜坨油田二区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胜坨油田二区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宏观影响因素主要有7种,其中有4种因素影响较大。侧缘微相带由于注水状况差,易于形成剩余油;小鼻状微型构造高部位剩余油相对富集,且向上驱油对油井生产有利;靠近断层的地带封闭性好,剩余油相对富集;注水井网不完善易于形成相对富集的平面剩余油潜力区。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原油性质和注水压差,剩余油主要是在多孔隙网络体系条件下形成,其形态多以油珠、油丝、小油块和孤岛状分布。剩余油形成过程中,宏观因素对微观因素有4个方面的控制作用,它们决定油层孔喉结构及润湿性,提供水驱油动力,控制水驱油过程,影响水驱油的速度。此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95.
采油中的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果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油在岩石表面的粘附功、润湿热越大,越不容易被驱走;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润湿热越大,越有利于自发渗吸,提高洗油效率;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焓变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变岩石表面的性质。  相似文献   
96.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铝涂层。用Q235钢、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3种试样进行400℃和500℃涂层氧化和失效试验,并绘制了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在Q235钢基体上电弧喷涂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可以提高试样的抗氧化能力,但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相同的温度下,封孔铝涂层试样氧化速度最低,铝涂层试样和Q235钢试样的氧化速度大约分别是它的2倍和3倍。氧化过程中,氧化气体渗透到涂层内部,Al2O3膜不断生成、破碎和剥落,并在涂层颗粒机械结合部位堆积,产生的张应力造成涂层的内聚强度降低,塑性和密封性能变差,防腐作用减弱,这是涂层氧化和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为了进一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井下掘进工作面无计划停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对掘进工作面供风。介绍了双风机双电源及自动切换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阐述了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以及日常运行和维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98.
无熔深堆焊铜熔池图像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视觉法检测熔池的取像机理和钨极氩弧焊(TIG焊)电弧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近红外波段取像铜熔池的思路,并设计出基于不同取像机理的多种复合窄带滤光系统.采用普通电荷耦合(CCD)传感器从正面拍摄了铜熔池,并对不同观察窗口下的取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了相对较佳、可获得较清晰的铜熔池图像的取像窗口.最后分析了TIG焊铜熔池图像的特征,并与TIG焊钢熔池图像比较后发现:在近红外波段,铜熔池比钢熔池难于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负载型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菜籽油的选择性加氢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合菜籽油氢化的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生成反式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外边界定压的双孔介质复合储层物理模型,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是否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下的变(常)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在深入剖析了解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地引导了相应的应用.此项研究,无疑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对相应的试井分析软件的研制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对油藏工程中的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