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159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01.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高效石油降解菌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4株细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和吐温80法对其石油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中M3、M7、M9和M11的石油降解能力较高,降解率分别达到71.6%、56.2%、88.2%和60.3%,且这些菌株均有较高的TTC-脱氢酶活性和脂酶活性,因此可以根据两种酶活性的高低初步判断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902.
以衣藻和微囊藻的混合培养来模拟水体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群落,研究了Pb^2+不同质量浓度对水体生态系统中衣藻和微囊藻种问竞争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优势种随Pb^2+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乙酸铅低质量浓度下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而在乙酸铅高质量浓度下衣藻变为优势种.测定了Pb^2+不同质量浓度对衣藻和微囊藻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以及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藻在乙酸铅低质量浓度污染下生长速度较快,而衣藻对Pb^2+高质量浓度污染的耐受能力较微囊藻高,这可能是导致衣藻和微囊藻混合培养的培养体系结构随环境Pb^2+污染强度而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3.
针对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导子系统的自适应模糊观测器设计方法。利用主导子系统的观测器增益矩阵进行模糊观测器的设计,并推导出了系统状态估计误差有界的条件以及故障估计所要满足的自适应算法。另外,考虑到系统带有建模不确定,对故障检测的鲁棒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给出的仿真示例说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4.
从发酵白菜中筛选获得乳酸菌.其中,植物乳杆菌A2发酵产物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在排除酸性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初步确定抑菌性产物为乳酸菌素类物质,确定其最适发酵生产条件为(%):麸皮水解液,蛋白胨1,酵母膏1.5,葡萄糖10,KH2PO4 0.4.  相似文献   
905.
地衣芽孢杆菌(B acillus lichen if orm is)NK-X3产生的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具有高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 C)值为30 m g/L.采用接触角测量和烃粘附率实验研究低于CM C值的脂肽浓度对细胞表面亲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肽具有改变细菌表面的疏水特性,使亲水性的NK-X3菌疏水性增强,疏水性的K 80-B菌疏水性减弱.脂肽改变细菌细胞表面的亲疏水性,从而改变细菌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906.
对几种含不同成分的铀矿石进行了铀的氧化亚铁硫杆菌柱浸实验和耐性实验研究.柱浸实验结果表明,与硫酸浸出相比,细菌浸出可降低酸耗5%-20%.耐性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经过驯化培养,能在铀质量浓度近2.0g/L的环境中生存并可氧化Fe^2+,耐F^-可从驯化培养前质量浓度0.28g/L提高到0.83g/L.  相似文献   
907.
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光合细菌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光合细菌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中醋酸钠和蛋白胨对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醋酸钠1.145 g/L、蛋白胨0.055 g/L、碳酸氢钠0.6 g/L、硫代硫酸钠0.4 g/L、氯化钠0.3 g/L、硫酸镁0.1 g/L、磷酸二氢钾0.05 g/L。在此条件下,光合细菌生长最为良好,经过5 d培养以后,培养液OD600可以达到0.5以上。  相似文献   
908.
Hiroshi Niki等讨论在预条件PS=I S下加速Gauss-Seidel迭代法的收敛性,该文讨论在预条件PC=(I C)下解线性方程组Ax=b,通过预条件提高Jacobi型迭代方法的收敛性,进而使两参并行Jacobi型方法(简称2PPJ方法)的收敛性得到加速,最后给出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909.
棉花解盐促生菌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盐碱环境植物根围土样中分离得到263株细菌,从中筛选出15株在盐胁迫下对棉种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而且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有一定的耐受性.其中Rs15-4菌株效果显著,发芽率提高了11.8%,平均根长和茎长分别提高了27.33%和17.77%,平均单株鲜重和干重提高了14.92%和7.2%.同时对Rs15-4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菌株处理后棉花子叶细胞膜透性比对照减小26.1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根系对N、P、K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910.
共存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U(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SRB)生物(还原)沉淀法消除地浸含铀废水中的放射性U污染,研究了pH值、SO42-和NO3-对混合SRB菌群对地浸废水中U生物沉淀过程的影响.厌氧序批式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U生物沉淀存在显著影响,在pH=6.0时U的沉淀率最高达99.4%,随pH值的降低其U的沉淀率也不断降低.SO42-质量浓度低于4 000 mg/L时对U生物沉淀没有影响,但超过5 000 mg/L时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初始SO42-浓度的上升而加强.NO3-的存在会严重抑制SRB还原沉淀U,只有先彻底去除NO3-才能利用SRB还原沉淀U.因此,寻找分离或驯化培养出嗜酸性SRB菌群以及应用SRB和反硝化细菌(DNB)的混合菌群协同作用对酸法地浸采铀地下水进行原位生物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