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首次提出递法推引j-j耦合谱项,计算结果很好,该法能抓住关键通过手算快速求出组合组态((j)^n)的J值。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在广泛收集国内大跨缆索支承桥梁的模态阻尼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到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两种缆索支承桥梁: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模态阻尼特性.在现有的基于能量耗散的模态阻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缆索支承桥梁模态阻尼计算方法;利用模态阻尼实测数据得到了结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斜拉桥和钢悬索桥子结构的损失系数,然后利用这一方法计算了南浦大桥、武汉长江二桥和虎门大桥的模态阻尼。  相似文献   
13.
斜梁在热作用下的动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及Galerkin原理研究了斜梁在热状态下的动力特性问题,并讨论分析了温度、长细比、梁截面形式、倾斜角、荷栽、阻尼力对斜梁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热效应下杆件的倾角、长细比、梁截面形式、振动荷载对斜梁的动力特性影响较大,而杆件的阻尼力则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并提出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减小振动的相关措施,可供工程结构动力分析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称谓”具有稳固与流变的双重特性,能够体现时代的脉动,具有很强的社会观照价值。汉语称谓以亲属称谓为基点,包括宗亲亲属称谓、姻亲亲属称谓、亚亲与仿亲亲属称谓,此外也有名号、职阶等非亲属称谓。汉语称谓体现有浓郁的亲情色彩、厚重的宗族意识、执着的等级观念、流变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5.
粘弹性阻尼器用于结构减震时的空间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构顶层各点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的最大位移Smax和最大加速度acmax作为结构减震效果的评价函数,通过使用ansys软件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空间布置对建筑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到粘弹性阻尼器较优的空间设置方案,使得在相同数目的粘弹性阻尼器的条件下,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流变流体的力学性能,针对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电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论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变减振器结构合理,在低频段阻尼力变化显著,探讨了造成高频段阻尼调节效果较差的原因,提出需选用高屈服应力值的电流变流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首次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辅以稀土永磁及浮动弹性阻尼系统,组合成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的减振问题,以救护车用担架支架三维隔振装置为例分析为其隔振要求,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介绍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结果与动态模拟及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其分析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要求多维减振的设备上。  相似文献   
18.
用几何最小二乘法改进 ITD 法的阻尼识别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D(IbrahimTimeDomain)模态识别方法可不用输入系统的信息就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但识别的模态参数常常很不精确,且阻尼比的识别精度很差。当激励信号不是独立白噪声信号时,不应该采用ITD法进行模态识别。推导了ITD法识别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的相对误差公式,由此分析了造成阻尼比识别结果很差的原因,并且引入了I-brahim提出的双最小二乘算法(DL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何最小二乘法(GLS)。通过理论推导和算例验证得到:一般情况下,GLS和DLS算法均可提高阻尼比的识别精度,且前者的识别结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以末端形变线速度和形变角速度作为反馈信息,给出了具有Voigt类结构阻尼的EulerBernouli梁的边界控制律;利用算子半群理论并构造系统的“拟能量”Lyapunov泛函,得到了受控系统能量指数衰减和系统指数镇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NiTi形状记忆合金动力阻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相位法测量阻尼,系统研究了NiTi形状记忆合母相状态下动力阻尼特性,研究结果表明:NiTi形状记忆合金银邓使在母相状态下,其阻尼Q^-1也可达到10^-1量级,阻尼Q^-1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当频率高于某一临界值时,其阻尼较小且趋于稳定,在一范围内,阻尼Q^-1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随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