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67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428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析了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形成的原因及类型,主要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防止墙体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2.
防火卷帘取代防火墙后,应对防火卷帘实施闭式自动喷水保护,从自喷的水量、火灾延续时间喷头的布置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平行平板流动腔是当前研究不同切应力下细胞的变形特点的主要工具之一,通过ANSYS计算力学软件,对相同压力边界条件下不同高度的流动腔内的定常不可压粘性流体的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Flow Chamber流动腔底部切应力只有在离两端有一定距离的中间部分才是均匀分布的,而在入口和出口都有比较大的跳跃,入口处的切应力值明显要大干出口处.  相似文献   
24.
凹腔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一种火焰稳定器受到广泛关注,凹腔剪切层与背景激波系的相互作用影响凹腔火焰稳定器的性能。为深入分析背景激波系对凹腔流动的影响,设计了长深比为13.3的闭式凹腔,将凹腔模型前缘激波和风洞上壁面干扰激波作为背景激波系,在Ma=2的直连式风洞中开展了背景激波系与凹腔剪切层的相互作用的试验,采用高速纹影系统对瞬态流场进行了捕捉,重点关注背景激波系和凹腔剪切层的动态变化特性。采用纹影序列的本征正交分解来研究流场中的主要相干结构,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对流场的频率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背景激波与剪切层相互作用下,激波结构产生大尺度振荡,凹腔内流动结构产生小尺度脉动。通过对激波位置的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激波振荡的主导频率集中在90~400 Hz的范围内。通过对纹影图像的空间傅里叶变换分析,发现5 kHz以下的流场振荡主要由激波振荡引起,5 kHz以上的流场脉动主要由凹腔内流动结构引起。  相似文献   
25.
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千斤顶顶进力的不均匀引起的纵向位移是管片间初始错台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隧道纵向位移计算方法,未能考虑隧道开挖后围岩卸载破坏的变形特征及围岩与衬砌结构的协同作用效应,预测误差较大。建立了考虑围岩卸载扩容效应的等效地基抗力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了能考虑螺栓个数的等效抗剪刚度计算公式,建立一种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改进管片拼装式隧道纵向位移理论计算方法。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表明:考虑围岩开挖卸载过程中围岩的非线性体积相关塑性变形(即扩容效应)更合理;考虑壁后注浆液固化过程的时效性,采用改进的滑移边界条件计算的纵向位移最大值是传统的固定端边界的计算值的2.3倍,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本文计算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也更安全。  相似文献   
26.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承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10根变截面高度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试验,研究了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尺寸效应”;通过12根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配箍筋梁的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和箍筋特征值变化对其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最终提出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7.
双剪强度理论在水工压力隧洞弹塑性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工压力隧洞的弹塑性分析,工程上一直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进行求解。但由于该理论和试验结果常常不符,故产生误差。本文应用俞茂宏教授提出的双剪强度理论对水工压力隧洞进行弹塑性分析,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8.
通过测定,得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MPP)是提高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关键因素,而偶联剂的变化对体系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较少,用仪器分析证实了酸酐基团与玻璃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当界面存在改性聚丙烯时,应选择A-174TM硅烷偶联剂处理增强聚丙烯的玻璃纤维,而不是传统的A-1100TM硅烷偶联剂。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界面剪切强度的测量,以及对其界面结晶形态的观测,发现界面产生横晶的充分条件是界面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和样品的缓慢冷却。提出了横晶形成机理,并推断横晶的形成会导致玻璃纤维与聚丙烯树脂界面结合强度的明显下降。用观测到的横晶与基体球晶的冲击线进一步证实了横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0.
考虑界面层的影响对外方内圆模型采用边界无法计算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沿材料2-、3-主方向的横向剪切模量Gsq(0°)和与2-、3-方向成45°方向的横向剪切模量Gsq(45°),同时还对六角形模型计算了与2-、3-主方向成45°方向的剪切模量Ghe(45°),得到了横向剪切模量随纤维体积含量Vf的变化规律.计算所得Gsq(0°)要比Gsq(45°)低得多,这表明横向剪切模量也呈各向异性,但两者均在该横向剪切模量上下限的范围内,并且两种不同代表性计算单元计算得到的Gsq(45°)和Ghe(45°)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