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778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甚至法律制度都植根于其文化传统之中,本文从律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打官司与打“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文化传统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廊坊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廊坊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基础上,阐述了资源共享的意义,分析了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学文以塞外坝上农民生活为核心的底层写作,以直面现实的勇气与真诚,写出了现代化进程中被文明、进步所遮蔽的偏远乡村惊人的苦难与愚昧,显示了作者直面黑暗的精神和同情民众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形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对今天乃至未来的中国戏剧史和文化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启示,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中国话剧的影响、对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其启示主要表现为对当代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特征,总结了山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玛窦构建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很深的数学功底;他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为他到中国传播西方的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数学赢取民心支持,在中国不仅传播了欧氏几何,而且还传播了大量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他一方面激活了正在走向衰落的中国传统数学,开创了中西数学文化融合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也激励了一大批中国数学家的成长、成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和关键在于干部。广大干部要从传统与现代、整体与个人、大是与小非、内质与外化等关系层面的理解上,形成自觉践行荣辱观的文化自觉;要以“规矩”与“方圆”的逻辑理念构建干部新形象,即努力铸造一种内在的恪守原则性、纪律性的“内方”形象,外在的体现和谐性、团结性的“外圆”形象,以及整体优化的原则性、和谐性兼备的“方圆统一”的道德人格喻义形象。  相似文献   
20.
“打歌”史称“踏歌”,是一种自娱性的民间歌舞。彝族“打歌”历史悠久、曲调优芙、歌词内容丰富、舞姿活泼多变,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保护彝族“打歌”这一传统文艺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