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93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226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铜处理了6d的长喙田菁根和叶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镉还是铜的处理,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均相似,而且植株外观形态变化与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相吻合。通过实验可看到,0.10mmol·L-1是镉和铜处理长喙田菁的临界浓度。而细胞中已破坏的细胞器和未被破坏的细胞器的共存表明,长喙田菁细胞中存在对镉和铜的耐性机理,使植物在镉和铜的处理下仍能生长。  相似文献   
32.
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固定化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 采用蠕动泵滴加, 包埋固定经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活性污泥. 以小球强度、传质性能、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 评价海藻酸钙(CA)法、 PVA法、 PVA混合载体法包埋小球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以Cr(VI)去除率为考核指标, PVA混合载体为最好的包埋方式, 其最优条件是PVA质量浓度为9%、包泥量为1:1, 添加少量的海藻酸钠, SiO2, CaCO3和粉末活性炭(PAC)有利于颗粒球传质与耐用性能的提高. 在连续化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中, 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00 mg/L, SO2-4为500 mg/L, Cr(Ⅵ)为100 mg/L, 水力滞留时间为6 h的条件下, Cr(Ⅵ)的去除率为99.68%, 出水总Cr质量浓度为0.45 mg/L, COD质量浓度为187 mg/L, 同时铬以沉淀的形式与颗粒球分离有利于铬的回收.  相似文献   
33.
修饰聚合物液-固亲和体系萃取测定试样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胺基二乙酸(IDA)修饰聚乙二醇(PEG)8000与吐温80,构建了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亲和萃取体系,用于萃取发样、中草药、水样中的铜.在吐温80体积分数5%,(NH4)2SO4浓度1.66 mol/L,PEG-(IDA)2质量浓度0.1%,pH 3.30的萃取条件下 ,Cu(Ⅱ)的萃取率>96.46% .连续变换法测定Cu(Ⅱ)和PEG-(IDA)2的摩尔比是2∶1,由螯合物离解度计算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lgK= 5.53.该体系的萃取机理是:Cu(Ⅱ)与PEG-(IDA)2形成电中性的螯合物,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羟基实现氢键作用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34.
无熔深堆焊铜熔池图像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视觉法检测熔池的取像机理和钨极氩弧焊(TIG焊)电弧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近红外波段取像铜熔池的思路,并设计出基于不同取像机理的多种复合窄带滤光系统.采用普通电荷耦合(CCD)传感器从正面拍摄了铜熔池,并对不同观察窗口下的取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了相对较佳、可获得较清晰的铜熔池图像的取像窗口.最后分析了TIG焊铜熔池图像的特征,并与TIG焊钢熔池图像比较后发现:在近红外波段,铜熔池比钢熔池难于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35.
利用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表面渗铝进行催渗。采用工业N2中的余氧作为内氧化介质对纯铜渗铝后的试样进行内氧化,可在纯铜表面制备一层细小弥散的Al2O3粒子。对内氧化层的硬度分布、显微组织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渗铝过程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较高且更加均匀;内氧化后,能在渗铝层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依诺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胶束对依诺沙星的荧光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直接测定人体尿样中依诺沙星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样品分析,当依诺沙星浓度在2.0×10-7-4.0×10-6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型关系,检出限为1.4×10-8mol/L,回收率为96-103%.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测压铜球在实际动测时由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产生铜球测压误差的原因,借助了多批铜球高低温动标数据,分析了国产铜球高低温误差的变化规律,阐明了建立统一的测压铜球温度误差修正的意义,探讨了测压铜球温度修正公式的建立方法,运用回归技术获得了统一的测压铜球的温度修正公式,并对该修正公式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25℃时,铜离子与二胺类配体DMEA和DMPA(DMEA为N,N-二甲基乙二胺,DMPA为N,N-二甲基-1,3-丙二胺)形成的配合物对PNPA(对硝基苯酚乙酸酯)催化水解的动力学,并通过了胶束催化的二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处理,结果表明,铜离子与不同的二胺类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在CTAB胱束溶液中对PNPA的催化水解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效果,而催化的机理则可能是由于与铜离子配位的水分子去质子化以后形成的亲核体对PNPA进行亲核进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配体在卤化铜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中,配体对催化体系的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可以膏节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能,并以自身的立体效应供给催化剂以适当的选择性,它们还可以改善催化剂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性能。研究配体结构和相应催化体系在ATRP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对寻找性能优良的ATRP催化剂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近几年对Cu^ /Cu^2 催化体系中含氮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0.
用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包钢线,并研究了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的包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初期,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铜层厚度和包覆比增加,当热流达到平衡时,包覆比达到最大,最大可达77%,之后包覆比逐渐减小.钢芯线预热温度和铜液温度的升高使包覆比下降,重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