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253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化学法制备微米铜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H3-NH4Cl体系中,以NH3为配合剂,利用铜自身的还原作用,通过岐化反应制备微米级铜粉,其中一定比例的铜粉粒度接近纳米级,在空气中相当稳定.NH3的浓度及pH值的控制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pH为11.4,NH 4的浓度为0.1mol·L-1,NH3的浓度为12.5mol·L-1;硫酸的浓度和酸化的时间影响产物的粒度,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加酸流速为4mL/min时,产物粒度最小.  相似文献   
32.
用自行制备的磺酰氯与8-氨基喹啉反应,得到十二烷基苯磺酰胺喹啉,并制得了二(十二烷基苯磺酰胺喹啉)合铜(Ⅱ)配合物。配合物用红外、^1H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33.
采用铜纳米粒子(平均粒径d≈50nm)修饰的碳糊电极,实现了电化学方法在近中性(pH=8磷酸缓冲溶液)条件下对甘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定量测定,测定的线性范围(甘氨酸)为2.5×1-05~7.4×1-04mol.L-1,最低检测下限(甘氨酸)为2.5×1-06mol.L-1(S/σ>3).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应用于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新型双绞并联铜箔线圈.由于铜箔双绞并联,铜箔间的电流及电流密度均匀,从而减小了并联线圈的交流损耗.与线圈的交错结构比较,双绞铜箔并联结构线圈的变压器具有最小的原副边耦合电容.通过建立一维涡流模型,对新型双绞铜箔进行交流损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箔绞绕方案能有效减小线圈损耗.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铜处理了6d的长喙田菁根和叶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镉还是铜的处理,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均相似,而且植株外观形态变化与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相吻合。通过实验可看到,0.10mmol·L-1是镉和铜处理长喙田菁的临界浓度。而细胞中已破坏的细胞器和未被破坏的细胞器的共存表明,长喙田菁细胞中存在对镉和铜的耐性机理,使植物在镉和铜的处理下仍能生长。  相似文献   
36.
修饰聚合物液-固亲和体系萃取测定试样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胺基二乙酸(IDA)修饰聚乙二醇(PEG)8000与吐温80,构建了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亲和萃取体系,用于萃取发样、中草药、水样中的铜.在吐温80体积分数5%,(NH4)2SO4浓度1.66 mol/L,PEG-(IDA)2质量浓度0.1%,pH 3.30的萃取条件下 ,Cu(Ⅱ)的萃取率>96.46% .连续变换法测定Cu(Ⅱ)和PEG-(IDA)2的摩尔比是2∶1,由螯合物离解度计算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lgK= 5.53.该体系的萃取机理是:Cu(Ⅱ)与PEG-(IDA)2形成电中性的螯合物,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羟基实现氢键作用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37.
无熔深堆焊铜熔池图像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视觉法检测熔池的取像机理和钨极氩弧焊(TIG焊)电弧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近红外波段取像铜熔池的思路,并设计出基于不同取像机理的多种复合窄带滤光系统.采用普通电荷耦合(CCD)传感器从正面拍摄了铜熔池,并对不同观察窗口下的取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了相对较佳、可获得较清晰的铜熔池图像的取像窗口.最后分析了TIG焊铜熔池图像的特征,并与TIG焊钢熔池图像比较后发现:在近红外波段,铜熔池比钢熔池难于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38.
利用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表面渗铝进行催渗。采用工业N2中的余氧作为内氧化介质对纯铜渗铝后的试样进行内氧化,可在纯铜表面制备一层细小弥散的Al2O3粒子。对内氧化层的硬度分布、显微组织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渗铝过程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较高且更加均匀;内氧化后,能在渗铝层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测压铜球在实际动测时由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产生铜球测压误差的原因,借助了多批铜球高低温动标数据,分析了国产铜球高低温误差的变化规律,阐明了建立统一的测压铜球温度误差修正的意义,探讨了测压铜球温度修正公式的建立方法,运用回归技术获得了统一的测压铜球的温度修正公式,并对该修正公式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25℃时,铜离子与二胺类配体DMEA和DMPA(DMEA为N,N-二甲基乙二胺,DMPA为N,N-二甲基-1,3-丙二胺)形成的配合物对PNPA(对硝基苯酚乙酸酯)催化水解的动力学,并通过了胶束催化的二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处理,结果表明,铜离子与不同的二胺类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在CTAB胱束溶液中对PNPA的催化水解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效果,而催化的机理则可能是由于与铜离子配位的水分子去质子化以后形成的亲核体对PNPA进行亲核进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