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系统科学   164篇
丛书文集   93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39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针对参数样条曲面变形或近似展开时变形或近似展开前后点的对应关系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算法:根据参数样条曲面与其参数平面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用参数平面将变形或近似展开前后的曲面联系起来,通过由坐标反解参数和由参数正解坐标,建立起其上点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2.
63.
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能量原理对混凝土轴拉试件的稳定开裂条件进行了讨论.根据本文和其他研究者的试验,对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条件,轴拉、弯拉和劈裂三种拉伸试验方法对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动态拉伸试验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已通过了试验验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二元关系传递核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对二元关系的一种新运算一核运算,加以完善,给出传递核的构造,同时进行了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65.
根据分子拓扑学原理.用拓扑方法探讨了脂肪醚结构与折光指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既能合理表征脂肪醚结构性能关系、又能预测折光指数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折光指数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0.174%。  相似文献   
66.
指出了Maxwell型应力松弛方程的局限性,并分别从高分子材料应力松弛过程的活化能及高分子链间物理交联结构对应力松弛的影响出发,首次推导了高分子科技界及工程界广为公认的形式上带有广因子的应力松弛经验方程.并对其有关参数的物理意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处理了硬聚氯乙烯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应力松弛实验数据,获得了一系列应力松弛参数,证明了对这一体系而言tn中的n值为0≤n≤1,证明聚氯乙烯高分子链间极性相互作用及部分化学交联对材料的应力松弛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质心坐标系的运动学逆解由于其空间变换关系中的7个结构参数中有6个是常数且取值总是非常简单以及第4列元素总是包含了第3列元素而使得求解得以简化。求解过程和结果与关节坐标系完全一致。斯坦福机械手的运动学逆解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8.
本文定义了集合的模糊包含关系,利用测度给出了模糊包含关系的隶属函数的一些生成方法,并在模糊集向量空间上研究了这些问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具有小波数色散关系式Taylor展开的理论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扰动水波中先导波情形时色散关系式的Taylor展开,给出先导波情形时色散关系式的Taylor展开的理论推导,同时也得到了计算Taylor展式的一个迭代公式,这种公式可以通过计算机代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70.
三清山旅游风景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清山蕨类植物区系科属种统计,地理分布统计和江南山地蕨类植物区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处于热带成分北迁,温带成分南渗及我国西南成分向华东、日本扩展的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东亚性、过渡性、复杂性和发生上的古老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