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85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74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轴向非对称冲击动力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Hamilton原理导出色含初始几何缺陷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动力方程;Galerkin方法得到以位移形式表达的动力屈曲控制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并由类似B-R准则方法判断动力屈曲是否发生,讨论了冲击速度、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动力屈曲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速度较高时,应力波对动力屈曲的特征有显著影响,初始几何缺陷使得动力屈曲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42.
电沉积SiC颗粒增强抗磨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取Ni-W-Co/SiC颗粒增强抗磨复合材料,分析了SiC颗粒沉积量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磨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锆钛酸铝压电陶瓷-明胶复合材料中的功能效应,并对该功能效应的整个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电陶瓷-明胶复合材料中,明胶渗透压的改变是影响压电陶瓷电信号输出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乘积效应原理的应用,对复合材料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电信号的输出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分析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4.
制备出了PVA/PAN渗透汽化复合膜,活性分离层PVA的厚度为1~10μm,并将其用于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结果表明,热处理条件能显著影响PVA/PAN复合膜的渗透通量、渗透选择性和分离指数.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45.
硬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切屑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非均匀的显微组织结构,在切削力作用下其剪切变形不是在一个平面内而是在一个有相当厚度的区域内完成,传统的单一剪切平面模型不适合用于这类非连续增强型复合材料的切削分析.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基体的塑性变形始终受到不可塑性变形颗粒的干扰,故在复合材料成屑过程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起重要作用,并由此决定了切屑的基本形态.分析了材料进入剪切变形区后发生的非定向连续滑移、剪断和基本稳定滑移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46.
《重筛法》是一种研究方法,是把复合数与质数区分开来,并进行分类和标码,使质数分布问题的研究转换成对“码”运算的研究.本文介绍了《重筛法》部分内容,及其在若干质数分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利用等差级数特性,实现复合数和质数的区分、分类和标码;并推导出实用的质数公式.  相似文献   
47.
混凝土复合外加剂复合理论和复合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希高 《广西科学》1997,4(4):298-302
以分子结构有无条件形成氢键作为分类标准,将基准外加剂分成两类:一类能形成氢键;一类不能形成氢键,提出复合外加剂是由能形成氢键的基准外加剂和不能形成氢键的基准外加剂两部分组成的新观点,以此观点为基础,作者用数学模式表述复合外加剂和它的复合,将复合外加剂的“组成-结构-功能-名称”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8.
浸泡法制备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子筛为基材通过浸泡CaCl2和SrCl2溶液的方法制备复合吸附剂.在模拟制冷条件下,对以不同浓度溶液制备的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将吸附解吸性能最好的复合吸附剂在自制的模拟制冷装置上进行了制冷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性能,最大吸附量达51.6%,解吸率可达69.3%,在模拟制冷装置上系统的制冷系数达0.25,单位吸附剂的制冷功率为0.072 W/g,符合太阳能吸附制冷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使用α-淀粉酶与糖化酶复合制备多孔淀粉,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酶用量等条件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当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6.0,反应时间为12h,酶用量为1.0%时,吸附率与得率的综合评定最高.  相似文献   
50.
2002年,Agrawal、Kayal和Saxena成功地解决了多项式时间判别素数这一著名的世界难题,他们给出了一个算法(简称AKS算法),该算法对输入整数是素数还是合数进行判断。它是一个确定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后来许多科学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改进是由Bernstein给出的(简称Bernstein算法).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两种算法,利用C语言实现了这两种算法,并进行了比较,找出了真正需要用到AKS算法和Bemstein算法来判断其为素数和合数的最小数,并估计出所需要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