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6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431篇
系统科学   449篇
丛书文集   149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893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无压渗透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无压渗透法制备出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Al系统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SiCp/Al系统的界面处存在着界面反应,生成Si、A12O3和A13C4等产物,在界面处存在着Si和Mg元素的富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受界面反应和Si元素富集的影响,其中界面反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界面反应控制在一定程度时,在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处形成比较充分的“机械绞合”,才会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界面上Si元素的富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它可以控制界面反应的过度发生,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晶格畴变,这两方面效应的叠加,使之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减弱,远小于界面反应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小波函数时频特性和人工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和算法鲁棒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检测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基于EMTP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小波神经网络故障检测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3.
光子晶体用PS/Ti(OBu)4复合乳胶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乳液聚合形成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子在苯/无水乙醇/钛酸丁酯的混合液中溶胀,使钛酸丁酯在溶胀吸附过程中进入乳胶粒内部,以构制复合乳胶粒子,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复合乳胶粒子的组成、形貌、热稳定性和热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苯/无水乙醇/钛酸丁酯混合介质中,聚苯乙烯乳胶粒并不溶解,但可以溶胀,并吸入钛酸丁酯,经水解后,形成聚苯乙烯/二氧化钛乳胶粒,二氧化钛最高含量可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14.
基于小波模糊神经网络的陀螺仪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陀螺仪故障检测灵敏度,分析了陀螺漂移特性,指出随机漂移是影响陀螺仪精度的主要漂移误差,也是影响性能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此模型运用串联方式将小波分析、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并对陀螺仪实测数据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分析提取陀螺的常值漂移,简单有效;运用神经网络对陀螺的误差和故障建模,使故障诊断具有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并互增强了故障诊断的容错能力;将模糊逻辑用于判决中,使判决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15.
阐述了实现双机容错的关键技术和双机容错的两种模式 ,并通过介绍一个基于PC服务器双机容错技术的典型应用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这一技术 .  相似文献   
116.
提出了双向复合地基的概念;对双向复合地基计算理论、数值分析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双向复合地基研究成果的特点与不足;对双向复合地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向复合地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双向复合地基的可行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7.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分布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分布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模型框架,该模型对贝叶斯分类理论进行了推广。模型将先验知识和观察数据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改进了系统的诊断性能。模型采用一定的状态检查和验证策略,保证了Agent的自身安全和通信安全。Agent之间各自独立,相互协作,合作完成诊断任务。该模型与特定的系统应用环境无关。因此,该文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网络故障诊断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Al-TiO2-C体系XD反应温度特征和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理想的Al2O3p-TiCp/Al复合材料,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有一个最佳的工艺范围.体系在本实验的工艺条件下,当预处理温度高于670 ℃时,由于反应程度加强,不利于体系在随后升温烧结过程中发生快速的放热反应,从而导致体系反应不完全.预处理时间小于30 min,会导致体系反应不完全;预处理时间大于60 min时,组织中Al3Ti含量增高.合适的预处理时间为30~60 min,预处理温度为670 ℃.  相似文献   
119.
新型钢-砼组合结构构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钢管砼及型钢砼-钢筋砼组合的结构提出了许多问题.据此,对这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本文是对近8年来研究工作的归纳、总结.其中,提出的较优化的钢筋砼环梁节点、钢加强环节点、钢管砼柱与钢筋砼柱节点、钢骨砼柱与钢筋砼梁节点、钢骨砼柱与组合梁节点及组合梁设计方法、预应力叠层空腹桁架等,都已应用于实际高层建筑中.文中提出的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0.
纤维网片复合方式对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渍浆纤维混凝土(SIFCON)和渍浆网片混凝土(SIMCON)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性质乱向短纤维和定向纤维网片复合及不同性质网片组合方式对纤维增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纤维体积分数下定向网片与乱向短纤维复合增强混凝土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单用乱向短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当纤维总体积分数为8%时,由2层细孔编织钢丝网和3层细孔玻纤网组合网片型式B(网片体积分数为0.7%)与乱向短纤维(体积分数为7.3%)复合增强混凝土,其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弯曲韧性(I5)比短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IFCON)分别提高了45%,25%和46%,从而揭示了高弹模与低弹模纤维复合、乱向纤维与定向纤维网复合,优化纤维分布和取向,使其在材料层次和结构层次协同作用的优势得以发挥,并以较低的成本和较方便的施工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