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以己内酰胺为分散剂,InCl3·4H2O、SnCl4·5H2O和氨水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约为20nm的氧化铟锡(ITO)粉体。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己内酰胺作为分散剂,在650℃煅烧3h能够得到结晶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吸收特性的粉体,同时制备了红外屏蔽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膜。  相似文献   
82.
Two different interlayer structured glyphosate(GLY) intercalated MgAI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s novel pesticide slow/controlled release material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under various reaction pH values. The slow/controlled release properties have been tested in Na2CO3 aqueous solution. The release mechanism has been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on-exchange between the guest GLY anions in the lamellar host and CO3^2- in the release media,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of GLY anions in the interstice and interlayer of GLY intercalates, i.e.diffusion through the particles, is the rate-limiting step of GLY release process. The GLY intercalate assembled at lower pH, possessing higher interlayer gallery height and vertical monolayered arrangement of guest anions in the interlayer with larger packing density, exhibits better slow release property than that assembled at higher pH.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pesticide slow/controlled release area.  相似文献   
83.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磁性粒子的结构、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讨论铁盐溶液浓度、沉淀剂浓度及超声波对粒子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共沉淀法制备负膨胀系数材料ZrW2O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2WO4和ZrOCl2·8H2O为原料,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前驱物,再加热合成出了ZrW2O8粉末. 用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粉末进行物相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粉末形貌,用差热-热重分析确定合成温度. 结果表明:溶液pH值控制在2~3范围内,溶液中Zr4 和WO2-4能同时发生沉淀;所得前驱物在1 200 ℃反应1 h,所得产物相主要为ZrW2O8,其粒度在10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5.
ZrO2掺杂TiO2纳米粉的共沉淀法制备及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离子掺杂对晶体相变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4+掺杂量分别为0,2%,5%,7%,10%和13%(摩尔分数,余同)的纳米TiO2,研究Zr^4+掺杂对TiO2从纳米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转变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所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的颗粒直径在10~20nm之间,经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少量的Zr^4+掺杂抑制了锐钛矿晶粒的长大,将锐钛矿开始向金红石转变的相变温度从750℃提高到850℃.锆可与TiO2反应生成化合物ZrTiO2,为避免该化合物的生成,Zr^4+掺杂量不宜超过10%.  相似文献   
8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由锰锌铁氧体废料制备高导锰锌铁氧体,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分析(BET)等表征手段,分析预烧温度对样品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粉料比表面积减小,晶粒逐渐变大,晶形趋于完整;样环的初始磁导率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共沉淀粉料的最佳预烧温度为850℃,此时预烧粉晶形完整,颗粒粒径均匀一致,预烧样品经过气氛烧结后,可获得初始磁导率μi为13 000的铁氧体。  相似文献   
87.
以共沉淀法制备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0.4Mn0.4Fe0.2O2,采用Al3+有效控制和平衡共沉淀反应的过程.考察了加入Al元素带来的热力学耦合效应及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n2+,Ni2+和Fe2+离子共存的环境中,由于Al3+更高的过饱和度和更负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所产生的热力学耦合效应,显著改变了溶液离子之间的沉淀驱动力,加速Ni2+和Mn2+的沉淀并抑制Fe3+的沉淀.Na[Ni0.4Mn0.4Fe0.20.995Al0.005O2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归因于引入Al3+制备得到高质量的前驱体([0.4MnCO3·0.4NiCO3·0.2Fe(OH)30.995·0.005Al(OH)3).  相似文献   
88.
采用草酸铵共沉淀-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了高电压尖晶石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及其掺杂改性材料LiNi0.4Mg0.1Mn1.5O4.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所合成样品进行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具有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Fd3m.电化学测试表明,样品有两个主放电平台,分别为4.7V和4.1V.经过800℃煅烧的样品LiNi0.5Mn1.5O4具有最好的倍率性能.经过900℃煅烧的样品具有最好的循环性能,以0.1C充放电,最高放电比容量达到124.2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2.7%.Mg掺杂的改性样品LiNi0.4Mg0.1Mn1.5O4在0.1C倍率下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5.7%,Mg的掺杂可以提高该材料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89.
采用并流滴定沉淀法制备了新型材料铈锆铝,利用氮气吸附法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沉淀剂和滴定速率对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碳酸铵—氨水为混合沉淀剂,pH值从9调到10时,材料样品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抗老化性能最好,1 000℃老化后材料样品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95 m2/g、0.31 mL/g、10.2 nm,属于介孔材料.  相似文献   
90.
为开发高容量、高循环性能镍氢电池,分别使用共沉淀法和固相沉淀转化法,合成了微米级球形氢氧化镍和纳米级氢氧化镍,并对其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XRD谱图分析、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级氢氧化镍比微米级球形氢氧化镍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而微米级球形氢氧化镍在可逆性、电极循环寿命方面比纳米级氢氧化镍具有更为优越的性能.纳米级氢氧化镍与微米级球形氢氧化镍掺杂使用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当纳米级氢氧化镍以质量分数为8%与微米级氢氧化镍掺杂使用时,放电容量提高了约9.6%,同时电极循环性能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