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95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应用亥姆霍兹方程和傅里叶变换,对高斯光束通过狭缝、矩孔和圆孔时的衍射时行了分析。在傍轴条件下导出了相应的近似公式,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所设计的袋底吸开机构方案作了论证.并对该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从而建立了吸嘴的运动轨迹方程;吸嘴瞬时回转半径与其它参数的关系式;吸嘴与袋底的相对滑动速度的关系式.提出在设计时确定某些参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利用恒定流动量矩定律以及科特流与槽道流的动力相似性,对外环固定,内环以恒速旋转且压力梯度 p/ θ为正的同心环隙科特流导出了两环面切应力、流速极坏面或流速拐环面及其坐标的方程。这些方程是由2个无因次参变量c_(f1)/c_(f2)·1/η~2,Pr= p/ θ·(η~2-1)/2c_(f1)ρV_0~2所构成的显函数方程组。本文明确地提出了科特数Pr作为环隙科特流的判据与准则的概念,根据它的值,可以把这种流动划分为以下4类: Pr=0 无压( p/ θ=0)环隙科特流。 Pr=1 类似半槽道流的有压环隙科特流,此时静环面切应力为零,流速分布曲线垂直于静环面。 Pr≥1 第1类有压环隙科特流,流扬中存在零切应力环与流速极环面。 0≤Pr≤1 第2类有压环隙科特流,流场中一般地存在流速拐环面。上述分类也把无压平面科特流,有压平面科特流以及槽道流作为特例包括在它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给出了环形槽道有压科特流层流的解析解,还提出了形状参数P,强调形状参数P可用作研究环形槽道有压科特流层流流动状态的判据,并讨论了当P值不同时,所研究流场中的速度极环面和速度拐环面存在的条件和它们的坐标。这对环形槽道有压科特流紊流的研究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直接从传动的角度出发,用圆弧齿廓传动近似代替渐开线齿廓传动的新思想,并把圆弧齿廓实现近似定传动比传动的优化问题化为四杆连杆机构实现近似定传动比的优化问题,采用交换算法计算出传动比误差的极小极大优化参数,最后综合评价了圆弧齿廓传动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吸取解析法和有限元方法各自的优点,基于最小势能原理,采用有限条方法分析了圆筒体结构及圆锥漏斗。本方法适用于等截面、变截面及复合壁在轴对称荷载下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加筋及无筋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带大、小缺口的三点弯曲梁进行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断裂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得到配筋大小、混凝土品种和强度、切口深度对混凝土断裂韧度K_(IC)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CTOD_(IC)的影响。提出了断裂韧度K_(IC)与混凝土抗拉强度、切口深度的计算公式。试验和分析证实。裂缝开始失稳扩展时,CTOD_(IC)值的变化范围很小,有可能成为控制混凝土失稳断裂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底部支承在劈尖上顶部受刚性质块对称冲击圆环的塑性动力响应作了大变形分析,给出了具体算例的响应全程解,得到了动态变形模态不同于静态塑性破坏机构以及大变形响应与小变形响应不同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回溯了牛顿早期动力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及其研究的具体过程,深入探究牛顿有关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发现的认识论根源,指出:牛顿“跨越”离心力定律,应用自己的“(1/2)R公式”和推广的伽利t2定律,并结合开普勒周期定律,在1669年前得到圆轨道上的意向力平方反比关系;牛顿在1679年才认识到开普勒面积定律的物理意义,在成文于1680年的《论椭圆轨道》原始手稿中解决开普勒命题,即证明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通过考查紬丝纺开清机械的若干工艺参数,对除杂效率和提高吹净绵的质量作了某些探讨,通过比较有系统的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了较优的工艺参数,它对今后提高细丝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