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3篇
综合类   5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诊断模型来判断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153例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然后随机抽样测试样本输入模型进行预测。结果: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膀胱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2.3%。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膀胱癌的判断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阿霉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肿瘤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和阿霉素分别及联合作用T24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阿霉素和姜黄素联用时,能较大幅度增强姜黄素的抑制效果(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结论姜黄素联合阿霉素对膀胱癌细胞T24的生长有协同抑制效应,能提高阿霉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3.
高温热疗是继放疗、化疗之后一种十分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从特定化学物质与生物体内的目标组织发生反应,从而实现靶向释放热量的思想出发,建立了系列高强度热化学消融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加热方式中普遍存在的设备复杂、价格高昂、靶向性不强、使用时易引起正常组织烫伤等问题。对其中比较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热消融法及碱金属热消融法的原理、特点、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4.
99mTc标记的一种抗植物蛋白抗体及其生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几种标记方法,选择预亚锡化法对一种抗植物蛋白抗体进行99mTc标记,标记条件相对简单,初始标记率约为65%,经Sephadex G25凝胶柱纯化后该标记抗体的放射化学纯度达到80%以上.进一步研究了标记配合物在正常小鼠以及荷瘤(H22)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生物性能研究表明:99mTc标记的抗体在小鼠体内主要经肾代谢,其在肿瘤内有一定的初始摄取,且清除较慢;靶与非靶比值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遗憾的是该标记配合物仍存在血液本底较高的缺点,希望通过进一步对该抗体片断的标记研究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显像剂.  相似文献   
105.
A new method for targeted heating of deep tissu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an ultrasound phased-array system which can generate various multiple foci patterns by electronically changing its amplitude or phase pattern. This method involves using a technique of combining switching and rotating of multiple foci patterns to create a uniform temperature over tissue volumes in various size. Using this method, the target tissue deep in the body can be heated to a specified temperature, which gives conditions for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s release. A simulation study for a 108-element, spherically sectioned arra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an optimal heating scheme from a set of multiple focus field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inputt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hases and amplitudes. Comparisons of a static multiple foci field, the switched fields and the switched-rotated fields indicated that the technique of combining switching and rotating of multiple foci patterns has advantages of both lowering the peak temperature and even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therapeutic heating zones in various size employing the combined method. These results offer significant data for designing thermotherapy equipment for tumor-specific drug release with thermo-sensitive liposomes.  相似文献   
106.
联合应用靶向ErbB1的抗肿瘤药吉非替尼与传统化疗药紫杉醇,观察ErbBs高表达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ErbBs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两药不同比例联合应用时对ErbBs高表达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CI值(Combination Index Value),考察两药合用于ErbBs高表达胃癌细胞株时的相互作用关系(协同,相加或拮抗).发现在两药浓度比例为330∶1,联合抑制率在60%~80%时,能够协同抑制ErbBs高表达胃癌细胞.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对ErbBs,磷酸化ErbBs以及下游信号通路中(如PI3K-Akt信号途径)信号分子(Akt/磷酸化Akt)表达的影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增多,通过DNAladder、Hochest33342染色、及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确证协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两药适宜配比可协同抑制ErbBs高表达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7.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癌的早期诊断、肿瘤进展的监测、疗效判定、复发和患者生存率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实验室血清标志物有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血清铁蛋白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其同工酶、人高尔基蛋白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  相似文献   
108.
杜宝顺  程振国 《科技信息》2011,(15):396-397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PITG基因过表达及沉默对人垂体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探讨其与垂体瘤细胞侵袭性的关系及调控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携带PTTG基因的表达质粒,构建过表达PTTG基因的垂体细胞株,观察细胞形态。另外我们运用脂质体转染PITGsiRNA对垂体瘤中的PITG基因进行干扰;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基沉默效应;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测定垂体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转染PITG siRNA后,垂体瘤细胞中PTIG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受抑,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的垂体瘤细胞(P〈0.01)。利用PTTGsiRNA对PTTG进行RNA干扰后,垂体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结论:(1)在正常垂体细胞中过表达PTTG基因也可以引起细胞癌变,增强侵袭能力。(2)设计的PTTG siRNA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垂体瘤细胞中PTTG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实现其基因沉默效应。PTTG与人垂体瘤的侵袭能力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下降导致细侵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59例实体瘤患者的自体CIK细胞体外扩增后免疫表型的变化,为恶性实体瘤患者开展CIK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59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加入IFN-γ、CD3McAb及IL-2三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10~14 d;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IK细胞培养前后的免疫表型,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CIK细胞培养后单个核细胞,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56+细胞,CD3+CD56+细胞均较培养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细胞,虽然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细胞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表型的细胞比率与培养前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8+细胞比率与培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K细胞的纯度从培养前(9.90±8.96)%增至(46.55±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CIK细胞体外扩增后,CIK细胞纯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0.
针对颅底及面侧深区穿刺诊疗手术在活检、放射性粒子植入、射频热凝等介入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研发了一套多功能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可辅助医生完成放针、植入粒子等手术操作.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设计了三款末端执行器,利用通用接口可实现末端执行器与机器人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提出基于光学导航的混合运动控制方法保证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精度.通过实验验证了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并通过尸体实验验证了整个机器人系统在三种手术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并可灵活应用于多种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