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PCA-DRBFN模型在精馏塔精苯干点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PCA(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技术中,由于重叠信息会严重影响主成分的正确提取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降维处理方法·首先,利用标准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大小找到重叠信息·然后,将重叠信息进行加权综合·最后,利用改进的数据降维处理方法以及分布式网络技术,建立了基于PCA DRBFN(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 DistributedRadialBasisFunctionNetwork)的软测量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某钢厂的精苯精馏过程,对精苯干点进行估计·通过仿真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2.
韩小战 《山西科技》2009,(6):112-113
文章介绍了用固相萃取-电子捕获检测器(SPE/ECD)测定饮用水中的四氧苯,并对晋城市自来水公司水源水、管网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来水未受到四氯苯污染。  相似文献   
14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循环利用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钙盐的敏感性,根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同,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由ABS-CaCl2-Na2CO3组成循环泡沫基液,在室内研究了不稳定泡沫(质量分数为0.6%的ABS,以下配方物理量皆为质量分数)、稳定泡沫(0.6%ABS+0.2%XC+0.2%HV-CMC)和硬胶泡沫(0.6%ABS+0.2%XC+0.2%HV-CMC+5.0%膨润土)的循环特点.结果表明:不稳定泡沫在室内循环6次以后,发泡体积由700mL降为510mL,半衰期由4.7min降为3.6min;稳定泡沫循环6次以后,发泡体积由510mL降为460mL,半衰期由22.5min降为18.2min;硬胶泡沫循环4次以后,发泡体积由480mL降为420mL,半衰期由34.7min降为26.4min.可通过补充少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是通过添加稳泡剂来提高泡沫质量,增强泡沫的稳定性,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4.
张霞  王一波  孙涛 《贵州科学》2012,30(3):18-21
本文在二级Mφller-Plesset微扰理论(MP2)水平,使用核中心基函数加入键函数并结合BSSE的均衡校正方法计算了二聚苯的结合能,探讨键函数的最佳位置,并考察了键函数的计算效率。在aug-cc-pVDZ*基组水平下,键函数到二聚苯几何中心的距离r在0.5~1.0之间的结合能明显优于r=0处,都接近于每种键函数的极限值,且变化幅度较小;键函数3s3p2d的最佳位置到二聚体几何中心的距离为0.8。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位置的键函数能够显著地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5.
苯是典型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在大气压及35℃下,通过在催化剂上进行介质阻挡放电的方式,进行了等离子体-催化氧化脱除空气中苯的研究。当气体中C6H6的体积分数为103.5×10-6、H2O的体积分数为1.0%、空气为平衡气,输入能量密度为114 J/L,空速为16 500 h-1时,苯的脱除率可达93.5%。而在同样实验条件下,单纯等离子体脱除苯和单纯催化氧化脱除苯的脱除率分别为62.8%和9.0%。这一实验结果说明,等离子体与Ag/CeO2催化剂在催化氧化空气中苯的过程中产生了协同效应,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在Ag/CeO2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Fe( NO3)3·9H2O为铁源在酸性条件下合成Fe-SBA-15介孔分子筛.通过XRD,N2吸附-脱附,红外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有序的六方介孔结构.铁含量的不同对SBA-15的孔径及其比表面积均有影响.所合成的材料在苯羟基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最高转化率可达32.16%.  相似文献   
147.
为了制备一种能适应强极性溶剂和具有良好离子识别效果的喹啉偶氮衍生物,以8-羟基喹啉、对氨基苯磺酸等为原料合成了4-磺酸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SUL-8Hq)主体.通过红外、紫外研究了其结构及其与多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行为,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能裸眼检测传感阴离子的新体系.结果表明:在乙腈中,SUL-8Hq可以识别H2PO4(-),在310 nm处出现新峰,其强度与H2PO4(-)离子浓度成正比.在水中可以识别OCl-,在472 nm的吸收峰随O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甲醇中,它可以识别HPO4(2-)和OCl-,且识别过程出现的新吸收峰峰值与识别离子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研究主体对不同极性溶剂中的阴离子的识别规律,为构建新型识别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采用OP-10/甲醇/苯/水构建的微乳反应体系,以骨架镍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V(水)∶V(苯)对反应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体系中苯选择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4.0 MPa,V(水)∶V(苯)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苯转化率达19.65%,环己烯收率为5.61%,环己烯选择性为28.55%。  相似文献   
149.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以苯为原料,硫酸为支持电解质,二氧化铅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直接电氧化合成对苯醌,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0.
讨论了将Fe3+交换的大孔阳离子树脂用于苯液相一步健代氧化合成苯酚,并对反应温度、H2O2浓度、原料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苯酚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