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1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在上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的"悒"一词,根据字形分析、音韵考证以及古文献查证,其应为一连绵词,表示愤恨,但是为了行文押韵,把"悒"写成"悒"的形式。另外,郭店简《唐虞之道》中,"圣"字的几个怪异形体都是因省简笔划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2.
根据《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中马伯乐、张凤、孔好古等的原释文,补考了4枝朔简和月朔简的年代、8枝纪年简的历日问题,认为土垠汉简26号黄文弼“疑为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33.
四种竹材维管束和薄壁组织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康强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广西产四种竹材维管束和薄壁组织的特征.这些解剖特征与其物理机械性和机械加工性质有密切关系,为其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竹集成材家具与水曲柳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集成材家具与水曲柳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测定与比较,得知:(1)炭化竹集成材板材和水曲柳板材板面聚氨酯漆膜附着力等级为1级;本色竹集成材板材板面聚氨酯漆膜附着力等级为2级。(2)炭化竹集成材板材板面聚氨酯漆膜附着力不低于水曲柳板面的聚氨酯漆膜附着力。  相似文献   
36.
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7%、34%和68%的硝酸溶液对竹炭进行8 h的表面改性处理,测定了改性前后竹炭的碘值、灰分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3种改性条件下竹炭的碘值和灰分含量均比改性之前有小幅度下降,而水分含量则比改性之前有明显上升,其中,以68%硝酸改性的竹炭其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最大。使用Boehm滴定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硝酸改性前后的竹炭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发现硝酸改性后的竹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表明,硝酸改性后竹炭的比表面积显著下降,平均孔径显著增大;SEM-EDS分析表明硝酸改性后竹炭的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同时含碳量降低,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TG-DSC分析结果同样表明硝酸改性后的竹炭表面有大量水分子和表面官能团生成,进而造成失重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7.
《老子》中“有生于无”的命题,郭店竹简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部分学者据此认为,老子只有有无平等的观念而不主张无先于有。对老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以及从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论证,无先于有的观念并不能轻易地从老子那里剔除。“无”与“道”在形上层面同一,因而较“有”优先,有无的对等关系只在形下的经验世界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8.
竹材加工剩余物开发利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国内外竹材加工剩余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对竹材加工剩余物开发利用的两点思考,指出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创新点,展望了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9.
野外大熊猫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野外大熊猫粪便中残存竹节的测量和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大熊猫数量的研究,可得到一种较理想和较准确地统计野外大熊猫数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竹材具有资源丰富、成长周期短、能耗低、材料性能良好等特点,如果能够将其应用于中小型建筑(如农村住宅、生态景区别墅酒店、救灾安置房等),不仅价廉、减少消耗,且符合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