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系统科学   237篇
丛书文集   9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7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onclusions  
1.  Topologic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Devonian graphoglyptids of China shows that a huge graphoglyptid clan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kinds of topologic configurations homeomorphic to line, tree and network, which correspond to foraging, probing feeding and the catching and feeding of constructing and inhabiting in anoxic, suboxic and dysoxic2) deep-water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2.  It is well known that, in paleoecology and paleontology, morphologic features are bases of functional morphologic analysis of body and trace fossils, but, the features are not only Euclidean geometric, but also topologic and fractal geometric. In terms of the topologic graphoglyptids homeomorphic to line, tree and network, the functional morphologic analysis based on topologic configuration can reveal trace producer’ s ethology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mysteries contained in trace fossils from new aspects.
3.  A functional topologic morphologic analysis first can get rid of interference of original biogenic traces to be subjected to compacting, diagenesis and deformation. In addition, it can simplify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and naming system of ichnology, enrich and develop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a functional morpholog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52.
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和丰富钢板的品种和规格,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轧制生产效率,针对武钢轧板厂生产线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系统应用工业变频供水、高压水箱水量优化分配及高密度层流等先进技术,同时采用了西门子高性能控制器进行系统综合控制.该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控制精度高,已成功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3.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等离子体显示屏放电单元中的电极间隙、长度、壁障高度等不同参数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效率随电极长度、间隙大小的增大而增大,壁障的存在也使效率略有增加并导致单元有效电容减小,但对放电电压影响很小.单元高度对放电效率影响不大,但可以降低同样间隙下的放电电压.合理选择电极结构可以在较低的维持电压下获得较高的放电效率.  相似文献   
54.
针对分步压印光刻工艺中多层套刻的高精度对准问题,提出一种应用斜纹结构光栅副实现x、y、θ三自由度自动对准的方法.光栅副分为4个区域,应用光电转换器阵列检测光栅副相对移动所引起的莫尔信号变化,通过电路系统处理可同时得到在平面x、y、θ三自由度的对准信号.驱动环节采用直线电机和压电驱动器作为宏微两级驱动,其分辨率分别为0.2μm和0.1nm,在激光干涉仪全程监测下,与控制系统一起构成闭环系统实现自动对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多层压印光刻工艺中,实现了压印工作台步进精度小于10nm的高精度定位要求,使整个对准系统的套刻精度小于30nm.因此,应用这种莫尔对准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对准精度,同时能够满足压印100nm特征尺寸套刻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跨音速透平扭叶片的气动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并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为核心,耦合曲面造型方法以及计算流体动力学求解技术,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叶轮机械三维气动优化设计的全局自动气动优化算法.利用该算法,以等熵效率最高为目标,在满足流量约束的条件下对跨音速扭叶片进行了气动优化设计.对优化结果的详细分析表明,最优叶栅的等熵效率比原始叶栅提高了1.1%,气动性能有显著的改善,算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在跨音速条件下,载荷分布对叶栅的气动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采用前加载设计可有效地减弱斜激波的强度,减少激波损失,提高流动效率.因此,通过优化叶栅型线来改变叶栅的载荷分布可有效地提高叶栅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56.
可重组制造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方式对制造系统的要求,对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可重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RMS)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原则,将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归纳为布局规划与优化技术、系统建模技术、可重组机床设计技术、模块化控制器技术、可拼接物流技术、构件集成和整合技术,以及系统快速可诊断技术并分别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7.
随着智能建筑数量增加和功能提高,智能建筑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介绍智能建筑的构成和由DS1820构成的单线多点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介绍了一种气压和温度自检定系统,用于检定空盒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计等气象仪表。系统采用PID控制方式对气压和温度两个变量进行多点控制,应用表明整个系统控制稳定,控制精度高,且在测点变化时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能在短时间内消除静差。系统参数和控制参数可调整,整个检定过程可以自动进行;检定记录可以自动报表,合格仪表可以打印检定证书。  相似文献   
59.
水下作业工具深水液压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水液压动力源的有关问题,探讨了水压力自动补偿器组成、原理及作用,介绍了自动补偿式深水液压动力源的工作原理、组成、压力自动补偿器的结构,论证并推导出水压力自动补偿器容积公式,研制了深水液压动力源,并进行了系统试验.  相似文献   
60.
基于组态技术的PLC虚拟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华 《应用科技》2005,32(12):48-50
提出将组态软件用于PLC仿真实验中,分析了用组态软件虚拟PLC被控对象的可行性,给出了仿真程序流程图,设计了以自动售货机为虚拟被控对象的仿真系统,通过计算机全真模拟PLC的控制对象,克服了真实被控对象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