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91.
运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色氨酸 (Trp)、酪氨酸 (Tyr) ,苯丙氨酸 (Phe)和二肽 (Trp Tyr)光电离和被SO· - 4单电子氧化的过程 ,表征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 ,并与丙酮光敏化生成的自由基进行了比较。三者不同之处是 ,Trp和Tyr光电离分别生成氮中心的吲哚自由基和酚氧自由基 ;丙酮光敏化除生成上述自由基外 ,在敏化Trp光解体系还观察到Trp激发三重态 ,丙酮三重态与Phe没有作用 ;在SO· - 4单电子氧化体系 ,分别在Trp的吲哚环、Tyr的苯环上加成生成加成产物 ,其中Trp尤为显著 ;Phe的光电离与SO· - 4氧化体系结果一致。在二肽Trp Tyr的光电离和光敏化体系中观察到自由基的转变过程 ,Trp/N· Tyr→Trp Tyr/O·即分子内的电子转移过程 ;而SO· - 4单电子氧化体系没有观察到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92.
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二次柱层析纯化和富集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多环芳烃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卷烟烟气中检测了蒽、菲、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e]芘,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其深浓度在8-319nm/支之间,多环芳烃咽收率在80%以上。在此基础上测定了3种不同焦油含量的卷烟 气中的多环芳径,发现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含量与焦油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用苯甲醛 (BA)作为交联剂 ,菲 (Ph)作为纯芳烃原料 ,在对甲基苯磺酸 (PTS)的催化作用下 ,合成出B阶沥青树脂。根据产物的核磁和红外分析结果 ,推断出该反应属质子催化下阳离子型缩聚反应。在质子催化下 ,苯甲醛的醛基打开而产生碳正离子 ,作为双官能团的 3种取代方式连接菲的两个芳环 ,生成具有三芳基甲烷结构的长链沥青树脂。  相似文献   
94.
复合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复合污染场地为例,开展了环境调查、污染特征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Sb(锑)和PAHs的污染严重且主要集中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Sb的污染导致相应区域浅层地下水中Sb的污染程度较高;污染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来源不同的污染物经过迁移或先后进入环境而在场地部分区域共存形成复合污染;经健康风险评估,土壤中Sb、苯并[a]蒽(BaA)、苯并[b]荧蒽(BbFA)、苯并[a]芘(BaP)、茚并[1,2,3-cd]芘(IPY)、二苯并[a,h]蒽(DBA)和苯并[k]荧蒽(BkF)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6.67、0.73、0.73、0.4、0.73、0.1和7.22mg·kg~(-1),待修复方量为1.54万m~3;地下水中Sb的风险控制值为0.185mg·L~(-1),待修复总量为136.3m3.  相似文献   
95.
生物滞留池中多环芳烃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环芳烃主要去除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综述。介绍多环芳烃来源、转移与源强,综述生物滞留池中土壤介质吸附、生物降解、植物吸收以及根际协助去除多环芳烃的机制以及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含碳量、有机物组成、环境因子等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Conclusions Organic fluid involved in Pb-Zn mineralization in the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Qixiashan probably derives from bacteria and algae, and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ature crude oil system. Part of lead and zinc in fluids can be transported by organic complexes, while their precipitation is caused by organic reduction. Biomarkers in ores can indicate the source of organic matter in fluids, but organic matter in inclusions must be studied to ascertain organic metallogenesis because of the EOM difference between ores and inclusions. The host strata of Upper Carboniferous (C2) and Lower Permian (PI) in Qixiashan deposit are both oil-bearing in the region.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fluid and its biomarkers in the deposit provides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e deposits and oil pool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97.
98.
裂解汽油在ZSM-5沸石上的芳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考察了裂解汽油在HZSM-5与金属元素改性的HZSM-5上的芳构化反应,发现锌改性后提高了液体产物中芳烃的收率。为了克服裂解汽油中含硫含焦杂质的影响,提出了获取芳烃的有效工艺:蒸馏除焦-加氢预脱硫-氢气氛下芳构化反应-冷凝产物。用氨吸附的程序升温脱附法,将催化剂的酸性质与其催化芳构化作用进行关联,认为Zn改性后的HZSM-5催化剂具有较温和的酸中心,可能是其芳构化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多环芳烃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u与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Xv的相关性,首次提出了烃基校正因子(A)的概念,建立了包含'Xv和月两个参数的二元回归方程式。由该方程计算的各种取代和未取代多环芳烃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文献测定值以及分子碎片常数法计算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00.
寻找合成宏量原子团簇的新方法,以脉冲激光溅射多相反应体系,变换固体靶和气相、液相反应物的不同组成,合成得到不同产物。合成得到了全氯化多环芳烃和硅倍半氧烷。结果表明将激光溅射这一物理手段与与化学合成的反应条件相结合,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种类的原子团簇,是合成宏量团簇物质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