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东6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山东6种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20m 4sm,核型“1A”;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K(2n)=2x=16=8m 8sm,核型“2A”;白刺花(Sophora vicifoliaHance.)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K(2n)=2x=18=2M 14m 2sm,核型“1A”;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pulchellum(Fisch.)Regd.)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4m 2sm 6st 12t,核型“3A”;野韭(Allium ramosum L.)染色体数目为2n=16 1B,核型公式K(2n)=2x=16=12m 2sm 2st 1B,核型“2A”;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 Bge.)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14m 10sm,核型“2A”。  相似文献   
72.
金银花中药材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中药材金银花的干燥特性,研制了干燥装置并制定了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干燥工艺是可行的,干燥后的金银花含水率均匀;与农户现用的烘干技术相比,干燥周期缩短50%,干燥成本降低79%,干燥后的质量达一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3.
胡颓子属二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报道了胡颓子属2种植物的核型。其结果是:翅果油树2n=2x=28=16m(4SAT)+12sm,第一对染色体和第三对染色体具随体;牛奶子2n=2x=28=22m+6sm。其中翅果油树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对这二个种的染色体进化问题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4.
何首乌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何首乌种子经表面消毒后进行无菌发芽并建立了无菌材料,以无菌实生苗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试验了不同基本培养基(MS,H,1/2MS,B5和N6),不同种类外源激素(IBA、NAA、KT)和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激素(0.0mg/L,0.1mg/L,0.Smg/L,1.0mg/L,2.0mg/L和4.0mg/L)以及不同蔗糖浓度(0.0%,1.0%,2.0%,4.0%,8.0%,16.0%)对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0.5mg/L IBA(或0.5mg/LNAA)及3%的蔗糖比较适合于何首乌的茎段离体快繁。推荐用于何首乌茎段离体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肌醇100mg/L^ 盐酸硫胺素1.0mg/L 盐酸吡哆素0.5mg/L 甘氨酸2.0mg/L IBA0.5mg/L(或NAA0.5mg/L) 蔗糖3.0% 琼脂0.75%,pH5.9。用该培养基对何首乌进行茎段离体快繁,每次继代培养可增殖4~5倍。  相似文献   
75.
从毛泡桐叶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天然产物毛泡桐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其有效成分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及精制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每次lh;温度85℃;乙醇浓度90%-95%;石油醚3次除杂,每次18—24h,加入量为沉淀的l5—20倍;乙醇反复溶解浓缩2—3次,用量宜为沉淀量的3倍左右;精制3—4次。所得熊果酸晶体用红外、紫外、质谱进行了表征,HPLC测定熊果酸含量为96.9%。  相似文献   
76.
绞股蓝中总黄酮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三波长—光谱法测定绞股蓝中总黄酮的含量 ,有效地消除了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 ,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 .本法的回收率为 96%~ 1 0 2 % ,变异系数小于 0 3 6%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  相似文献   
77.
半夏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半夏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生存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破坏,造成半夏资源匮乏。为保护和开发这一重要药材资源,已对其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半夏的人工栽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半夏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半夏蛋白是一种从半夏块茎鲜汁中提取出来的植物蛋白,它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具有抗肿瘤、抗生育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对其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8.
光强和溶液pH值对绞股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栽培绞股蓝,当相对照度为39.85%~80.39%时,绞股蓝生长发育较好,而以相对照度为64.93%~74.51%时,干物质累积量最多,总皂甙含量最高,果实和种子量最大;当相对照度>80%、<40%时,干物质累积量大幅度下降,且当年未开花结果。将绞股蓝茎段扦插在PH5.5~8的完全培养液(MS)中均能成活生长,但以PH6.5~7.0生长发育最好,均于秋天开花结果;当PH<5.5、>8时,绞股蓝插条先后枯黄而死。  相似文献   
79.
海桐花头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0.
从樟树、女贞、十大功劳、绞股蓝及荔枝草的叶片、叶柄、茎和枝条等部位分离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5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出124株内生真菌,其中37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制作用,高抗菌活性菌株有11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