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桂花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访花时间、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桂花的主要访花昆虫有13科18种,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其中鳞翅目共有7种,膜翅目6种,双翅目3种,鞘翅目、半翅目各1种。蜂类和食蚜蝇类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桂花主要的传粉昆虫。访花高峰期为桂花开花的盛花期,停留时间与传粉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日活动规律为双峰型和单峰型,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茵陈蒿提取物对高脂高糖饲养诱致脂肪肝大鼠抗氧化能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饲养8周时,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茵陈蒿提取物高剂量组(6.9 g.kg-1)和低剂量组(2.3 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测定氨基转移酶(ALT,AST)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脂联素等变化.结果茵陈蒿提取物明显提高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降低MDA含量,降低血脂(TC,TG,FFA和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同时,明显降低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TGF-β1水平,提高脂联素水平.结论茵陈蒿提取物对该模型具有提高其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和肝脏损害因子的作用,对肝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以兰香草为研究对象,建立兰香草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今后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兰香草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建立兰香草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波长为300nm,梯度洗脱,在100min内记录药材的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峰。10批兰香草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各批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初步为兰香草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金银花等3种中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药材金银花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方法进行了研究.样品中的农药采用乙腈-水系统提取,经氮吹浓缩,选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DA-5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10-3~6.0×10-3μg/mL,仪器精密度为1.4%~4.7%;方法精密度为1.2%~6.0%;加样回收率为88.0%~104.6%,RSD值为2.6%~8.9%.用该方法对金银花、泽泻和川芎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中药材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有机磷农药的污染,依照《欧洲药典》7.0版农药残留最大限量规定,金银花不合格率为60%,泽泻不合格率为40%,川芎不合格率为10%.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KT和NAA)浓度及其组合对铁棍山药试管苗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KT和NAA组合时,在MS+KT 2mg·L-1+NAA 0.02mg·L-1培养基中试管苗高度达7.67cm,但繁殖系数只有2.67;在KT和NAA组合的基础上再添加TDZ后,在MS+KT 2mg·L-1+NAA 0.02mg·L-1+TDZ 0.02mg·L-1培养基中试管苗繁殖系数提高到6.00,试管苗健壮且生长旺盛;在比较不同细胞分裂素(KT,6-BA和TDZ)与NAA组合对试管苗快繁的影响时发现,6-BA与NAA组合最不适合试管苗的生长,KT与NAA组合中的试管苗生长缓慢,繁殖系数低,TDZ与NAA组合的培养基中有类原球茎形成.因此,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实验认为KT、TDZ和NAA组合的培养基(MS+KT 2mg·L-1+NAA 0.02mg·L-1+TDZ 0.02mg·L-1)更适于铁棍山药试管苗的快繁.  相似文献   
46.
鱼腥草多糖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腥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鱼腥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V/m,mL/g,下同)30:1,80℃水浴提取3次,每次2 h,多糖提取率达3.5%.除蛋白、上凝胶层析分离柱得多糖纯品,用WatersSep-pak 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Waters carbohydrate高效糖柱为固定相,V(乙腈):V(水)=70:30为流动相分离,蒸发光散射仪为检测器检测,得到鱼腥草多糖组成m(木糖):m(果糖):m(阿拉伯糖):m(半乳糖)=2.209:1.587:1.000:2.092.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HPLC法测定忍冬的花、叶中木犀草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应用Shim-pack ODS色谱柱 (4.6×250 mm, 5 μm),乙腈/0.2 %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在30 min内均得到良好分离。用该方法测定了3个品种忍冬的花、叶中木犀草苷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亚特、意大利和九丰一号忍冬叶中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5.856、2.454和4.633 mg·g-1,明显高于花。  相似文献   
48.
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药百合(Lilium speciosum Thunb. var. glorosoides Bake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百合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带型公式为:2n=24=8C+4CI++2CI++2CN+4I++2I+T++2,单套染色体条带总数为20条。染色体A、E、H、J、K的着丝点区域和染色体F的短臂上显示出很强的带纹,染色体 A为随体染色体,具有明显的次缢痕带,染色体B的短臂上显示出3条强弱不同的带纹。通过Giemsa C带方法可以将药百合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药百合C带带纹的这些特征将为其在杂交育种中后代的鉴定及特异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9.
报道了产于江西南昌的一个金桂新品种——长梗垂花金桂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Changgeng Chuihua’。  相似文献   
50.
以何首乌根和茎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根和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在26℃和暗培养条件下,MS培养基中添加1 mg•L-1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4 mg•L-1萘乙酸(NAA)最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达到96.7 %。通过HPLC测定了根和茎愈伤组织的二苯乙烯苷含量,分别为1.5mg/g和0.4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