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香蕉汁对花生组织培养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花生上胚轴组织培养,研究了香蕉汁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和外植体体内可溶性蛋白、SOD,CAT,POD,AP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愈伤组织诱导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在香蕉汁培养基中的上胚轴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5%;香蕉汁使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受到抑制,CAT,AP和POD的活性被增强.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抗氧化酶系统对干燥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进行常温脱水处理,研究干燥胁迫对螺旋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细胞脱水反应不敏感,脱水过程中其活性保持不变,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能很快对干燥胁迫作出响应,两者活性均上升1倍左右,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干燥胁迫30 h后各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其中POD失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波动较小,脱水过程中略有下降,干燥胁迫30 h后又有所上升.螺旋藻的抗氧化酶系统能抵御细胞脱水所引起的氧化伤害,其中CAT和APX的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检验螺旋藻脱水耐受力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大鼠模型,通过测定不同组别大鼠心肌、骨骼肌中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探讨隔药灸神阙对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大鼠心肌、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训练隔药灸组大鼠心肌、骨骼肌中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训练组(P<0.05),GSH-Px活性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训练组(P<0.05),与安静组比较无差异(P>0.05).由此提示,隔药灸神阙可减轻耐力训练再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骨骼肌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运动造成的机体自由基代谢紊乱,从而明显延长耐力训练大鼠力竭时间.  相似文献   
14.
萘胁迫对白骨壤种苗萌生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砂基栽培.研究污染物多环芳烃萘(Nap)不同暴污强度(0、20、40、60、80、100mg/L)和暴污时间的环境胁迫下.对红树植物白骨壤(Auicennza marina)幼苗萌发初期的萌生及子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ap污染胁迫对红树白骨壤幼苗的萌生.随着暴污强度和暴污时间的增加而影响愈加明显;幼苗萌发初期抗Nap胁迫生长的浓度范围在40mg/L以下.在暴污的较短时间内.幼苗子叶SOD活性有着积极的响应;随着暴污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则逐步受到抑制.达30d后酶活性略普遍低于对照.受Nap的胁迫.幼苗子叶POD活性提高;POD有效防御Nap胁迫的浓度范围在60mg/L以下.幼苗子叶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在萌发初期对有效防御膜脂质过氧化的Nap胁迫浓度在60mg/L以下.结果表明.白骨壤幼苗的萌发初期,对Nap污染的环境胁迫有较强的抗性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有机溶剂胁迫下苦草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实验培养的沉水植物苦草分别暴露于1mL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和石油醚下的生长状况,并测定了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有机溶剂对苦草生长和生理过程均可产生胁迫作用,其中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影响大,短期内可以造成植物叶片变黄或变黑,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下降,石油醚次之,二甲亚砜影响最小.在有机溶剂胁迫下,苦草自身的防御酶系统可产生相应抗性,从抗氧化酶的活性大小来看,丙酮处理样最高,乙醇处理样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溶剂对苦草的作用与有机溶剂的种类以及性质有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