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为主链化合物,利用威廉森(Williamson)合成法,在主链上接枝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利用核磁共振氧谱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乙烯-醋酸乙烯酸及合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讨论了实验条件对接枝产物大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高吸水树脂。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剂的吸水能力达700倍以上;最佳反应条件为:[(NH_4)_2S_2O_8]=3.1×10~3mol/L,[AA]=25mol/L,T=70℃,t=3h。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聚丙烯腈及其共聚物在水增塑条件下的熔融规律,并在经过改造的φ20mm螺杆熔融纺丝机上进行了纺丝工艺研究。研究表明,聚丙烯腈树脂在一定量的水和热的作用下,由于大分子中氰基之间的作用力被拆散或减弱,可使其变成可进行纺丝成形的增塑熔体;不同含水量、不同组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体具有不同的水增塑熔点;所纺制的纤维都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4.
以(NH4)2S2O8-NH2CONH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胺(AM)、甲基丙烯酸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AA)三元水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聚合温度、原料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以及pH值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起始单体总浓度为30~40%,PH≤5.0,DMC和AA在原料配比中的含量分别为20~70mol%、0~30mol%时,聚合反应的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5.
通过粘度法和GPC法,用计算机和作图法进行优化选择,订定了VDC-MA(质量之比为VDC/MA=94/6)共聚物在25℃、THF中的Mark-Houwink参数,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预辐照聚乙烯膜共接枝丙烯酸和苯乙烯单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预辐照聚乙烯膜产生的过氧化物与丙烯酸和苯乙烯单体共接枝,讨论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预辐照剂量、接枝温度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以丙烯酸和十二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了丙烯酸十二酯。根据酯化试验数据所回归的方程经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及其各自变量都是显著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且艽。该回归方程在自变量的顺归范围内适用于丙烯酸与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酯化转化率的预测和控制上。  相似文献   
28.
辐射法合成超强吸水剂凝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γ-射线引发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超强吸水凝胶的工艺条件。讨论了辐射剂量,剂量率,单体浓度,单体中和度,交联剂等不同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辐射交联溶胶分数和辐射剂量之间的关联,计算了辐射凝胶剂量与辐射产额。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交联网络的精细结构及其固定电荷的浓度是吸水剂凝胶吸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为50um~100um的苯乙烯-丙烯酸了酯-丙烯酸共聚物胶乳,讨论了搅拌速度等其它因素对胶乳粒度及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增加乳化剂量有利于胶乳粒度减小,但超过一个阔值将使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SBS/CPE(氯化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学行为。探讨了不同类型的SBS,SBS/CPE比例、CPE含氯量、增粘剂和增塑剂的含量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CPE共混体系对PVC人造革的粘接有正协同效应,并可以得到熔融粘度比SBS小、而粘接力比SBS大的热熔性压敏胶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