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0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在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庶族地主上升的大背景下,在大唐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中,武则天依靠个人权术,经历数次斗争,终于登上皇位,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相似文献   
72.
早午战争时期,随着战局的变化,中国官僚士大夫的心态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从战前的轻日心态,逐渐发展到战争中期对日本的重新审视,战后更进一步发展为师日心态。官僚士大夫心态的转化和觉醒,标志着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了具有自觉意识的近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3.
诂经精舍作为当时浙江省的最高学府与学术研究中心,对19世纪浙江学术(尤其是汉学)之发展影响甚大。第一,诂经精舍的教学内容注重汉学;第二,诂经精舍注重汉学研究;第三,诂经精舍培养了一大批汉学人才;第四,诂经精舍开创了一代学风,促进了汉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毛果木莲是云南特有种,也是被IUCN评估为极危种(CR)的濒危植物.通过石蜡切片技术与显微观测技术对极危物种毛果木莲花粉败育、花粉胚珠比与结籽率进行研究,发现该物种花粉败育率达29%,正常花粉胚珠比>4527,结籽率聚合果达到34%,单果达44%.结合花粉胚珠比,初步认为该物种交配系统为专性异交类型,花粉败育对结籽率低影响不大.结合该物种野外种群调查,初步分析认为该物种的选择性败育特性是适应外界环境资源有限的一种生殖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测试了10个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化学组成,并和浙江南宋时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数据一起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龙泉大窑区,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区.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胎、釉料来源和南宋寺龙口越窑仿官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6.
金人的音乐建构及礼乐倾向是中国古代乐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制度及用乐实践而言,立国之初便进行大肆的文化移植,礼乐制度成熟之后则努力掩盖宋之影响并凸显民族音乐的主体地位;就金朝乐论而言,金人则更多以乐表现真情实感,重视乐之"兴",在美学层面尚"淡"求"真"。宋、金乐论思想是两个并行的体系,制度层面的沿袭并未形成理论层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7.
晚清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与整合的活跃时期,这一对话过程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明显。就侦探小说而言,从翻译介绍到本土作家开始创作本国的侦探小说经历了一个融合的过程。吴趼人创作的《中国侦探案》虽不成熟,融合之中又有分裂的特质,但这又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学从近代向现代过渡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侦探案》的研究也就有助于认识侦探小说如何在中西融合中找到一条民族化和现代化之路,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援引王骥德“吾越故有词派”为越中派立论有待商榷。从地域、理论这两个角度看,“越中曲派”并不具备成为一个独立流派的条件;从理论主张、内容取向两方面看,不宜将越中曲家作为“吴江派”的对立面树立;越中曲家与“吴江派”曲家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箕裘"新解     
"箕裘"典出<礼记·学记>.长期以来,学术界多从唐孔颖达疏之说,将"箕裘"之"裘"错作"皮衣"、"皮袍"解. 文章根据文献资料和冶金史研究所得,对这一典故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8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5):120-125
以文化人类学视角,通过历史比较法、校勘学方法、训诂学方法,对当代《体育史》课本相关"驭"的引用内容及其源文献进行研究,考究相关"五驭"的注疏及流变.研究发现,当代所引用的"五驭"注解存在根源不可靠、论据不充足等疑点;"五驭"与孔子私学的关系存在文化流变的争议;"御"与"驭"通假可能是造成《周礼注疏》中释义偏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