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0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是一个整体性的主题,它不是关乎生活的某一方面的,而是关于全部生活的。但是关于这一主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它成书的过程看,它包括了作者对于生活的一再反复的充满客观精神的认识。不论是在对俄罗斯当时生活和过去历史的描绘上,还是在对其中具体活动着的个人的精神探索方面,这部作品都以一种客观化的手法加以了叙述。这种客观化的、保持了一定审美距离的写作手法对中国作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2.
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国民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军事需要相适应的教育政策,分别对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大专院校的教材进行补充编订,增设战时课程,强化对各级学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和管理,以加大国统区学校的国防教育力度。国统区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抗战意识,使学生的从军热情进一步高涨,同时也为国民党军队培养了大量的国防人才。国统区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是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3.
苏伊士运河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英美"特殊关系"也由此遭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损害,可以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英国人认为,杜勒斯要对英美关系的破坏负主要责任。杜勒斯在中东的大战略是要使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得到缓和,说服英法不要在中东地区使用武力,如此才能有效地遏制前苏联扩张主义的野心。  相似文献   
134.
“边疆教育”是民国时期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特殊教育政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推进边疆教育实施了一些政策,对边教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考察和梳理边疆特殊的社会情形、边疆与边疆教育、国民政府特殊的边疆教育政策,有利于了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边疆教育的重视及实施状况,同时也能够为边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5.
抗战爆发后,贵州戏剧界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将戏剧作为唤起民众的有力武器,积极创作和演出救亡图存的戏剧,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文化大改造的戏剧运动,戏剧大众化、重视戏剧剧本、舞台实践改革等是贵州戏剧运动发生发展的重要表现.蓬勃发展的贵州戏剧运动及时融入到了战时大后方抗战文化中,为抗战运动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6.
浅析苯教文化在《格萨尔》中的遗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藏族早期的苯教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融后产生了后期苯教文化,苯、佛相融过程中的两种宗教文化冲突后形成了藏传佛教文化。这两种宗教文化都在《格萨尔》中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着重对苯教文化在《格萨尔》中的遗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7.
姜楠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2):55-56,79
斯托夫人所著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汤姆大伯的小屋》、《黑奴呼天录》和《贱民生涯》等),是美国19世纪中期废奴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研究认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而且在美国文学舞台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8.
在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中,苏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联对沙俄远东政策的继承,成为其参与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计划的原始动力,后来在苏美的影响下,更多的国家卷入其中。其中,苏联在朝鲜战争升级中的作用最为显著,最后使朝鲜战争演变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局部战争。  相似文献   
139.
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虚幻性.且虚幻性大于现实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取决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的大小、中国国力的强弱以及美英苏各自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0.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李烈钧支持冯玉祥领导抗日,却不支持其对内反蒋反政府;支持冯玉祥抗日的同时,对政府抗日也表示理解,对蒋介石也有称许,这时他没有参与冯玉祥的反蒋反政府活动;李烈钧调解蒋冯关系的方案,是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之下,而不是脱离政府,或是反政府。在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中,他出力较多,影响甚大,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