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将莨菪和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疫苗添加于一龄草鱼的日粮中,经45~60天的网箱和水泥池饲养结果,口服莨菪和疫苗(含5%CMC),既可使草鱼的相对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5.7~82.9%,又可对出血病的免疫保护率达40~54.6%。莨菪和疫苗是促进草鱼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有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82.
向日葵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影响向日葵离体培养再生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外植体的种类和内外源激素等.  相似文献   
83.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10年生的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差异极显著。日本落叶松组织比量的径向变异规律为:管胞比量由髓心向外,前期变化曲线呈“梯形”,后期变化曲线呈“V”型;木射线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迅速下降,到第2年轮后缓慢波动下降或上升;树脂道比量由髓心向外,开始缓慢下降,然后迅速上升达最大值后又迅速下降。木射线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双曲线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均在0.7以上;树脂道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指数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609;管胞比量与树木年轮间的变异模式(径向变异)以三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845。日本落叶松的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管胞比量与树高、形率、冠幅、皮厚、主枝粗、枝干比、主枝夹角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木射线比量与主枝长显著负相关;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与管胞比量之间的相关显著。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管胞比量都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无性系重复力分别是:0.571、0.453和0.607。按照20%的选择率,日本落叶松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的遗传增益为16.70%和207.72%。  相似文献   
84.
组培条件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植体年龄、处理方式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及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细胞分裂素(BA)浓度等因素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玻璃化苗少,污染少;玻璃化苗的数量随着糖分及琼脂浓度的降低、BA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封口膜的透气性与油樟苗的玻璃化关系不大.通过在培养基中适当调整蔗糖、琼脂、BA的浓度,可有效地控制油樟玻璃化苗数.  相似文献   
85.
以银杏成熟胚诱导的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稀土[La(NO3)3]对其茎段顶芽高度、叶面积及芽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处理对芽高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叶片的面积;而稀土对芽苗不定根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银杏的芽苗生根在附加1/2 MS 0.5 mg/L IBA的条件下,最高生根率仅33.3%(44号品种);而以1/2 MS 0.5 mg/L IBA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5.0 mg/L的稀土则能显著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其中以1.0 mg/L稀土处理的79号品种及0.5 mg/L稀土处理的28号品种生根率最高,分别为66.7%,58.3%,效果极显著,而且生根时间比对照提前7d,根数也明显多于对照。高浓度的稀土(10~20 mg/L)则抑制银杏芽苗不定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肌动蛋白actin在轮藻植物生长发育中的潜在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布氏轮藻肌动蛋白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及表达分析.在布氏轮藻中共鉴定出16个肌动蛋白基因,将其重命名为CbACT1~CbACT16,其氨基酸长度为361~1182 AA,相对分子质量为39 886.71~117 256.72 Da,等电点介于4.68~8.93;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15个肌动蛋白基因位于细胞质中,1个位于叶绿体中;二级结构结果表明肌动蛋白基因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共线性分析中仅发现一对源自片段重复的旁系同源基因;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轮藻肌动蛋白基因可以分为两个亚家族,结合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分析,同一亚家族倾向于具有相似的外显子分布,较多的共有基序;基于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分析表明,16个肌动蛋白基因参与了许多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激素调节和光反应有关的生命活动.组织表达分析显示,16个基因在四种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表明它们在不同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轮藻肌动蛋白基因家族可能参与了轮藻植物不同组织的发育过程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87.
By examining the use of tissue culture in post-war American biomedicin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scientists experience and manage failure. I study how Leonard Hayflick forged his new definition of failure and ways of managing it by refuting Alexis Carrel's definition of failure alongside his theory of the immortality of cultured cells. Unlike Carrel, Hayflick claimed that every vertebrate somatic cell should eventually die, unless it transformed into a tumour cell. This claim defined cell death, which had been a problem leading to a laboratory failure, as a normal phenomenon. On the other hand, permanent life,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a normal cellular characteristic, became a major factor causing scientific failure, since it implie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that scientists hoped to control. Hayflick then asserted that his cell strains and method would partly enable scientists to manage this factor—especially that occurred through viral infection—alongside other causes of failure in routine tasks, including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 argue that the growing biomedical enterprise fostered this work of Hayflick's, which had repercussions in both his career and the uses of cells in diverse investigations. His redefinition of failure in the age of biomedicine resulted in the broad dissemination of his cells, medium, and method as well as his long struggle with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which caused his temporarily failed career.  相似文献   
88.
为满足栽培对种苗的需要,并对野生资源进行保护,本研究以银线草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试管苗的生根培养,以及移栽和定植的研究,建立起银线草嫩茎的无性系.研究结果表明:MS+ZT 0.2 mg/L+2,4-D 2.0 mg/L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6...  相似文献   
89.
番茄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11种番茄(lyl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以10-12天为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段、叶片、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供体基因型、激素浓度及培养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套优化的适于番茄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0.
对中国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树芦荟幼芽进行初代和继代培养的研究,建立起了各自的试管苗无性繁殖系。结果表明,芦荟幼芽组培的适宜培养基是MS+6-BA2.5mg·L-1+IBA0.2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