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27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1486篇
系统科学   262篇
丛书文集   1311篇
教育与普及   11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0篇
现状及发展   213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7468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52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1149篇
  2012年   1452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583篇
  2009年   1610篇
  2008年   1783篇
  2007年   1767篇
  2006年   1445篇
  2005年   1469篇
  2004年   1280篇
  2003年   1284篇
  2002年   1256篇
  2001年   1115篇
  2000年   831篇
  1999年   701篇
  1998年   610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495篇
  1994年   451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88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钙作为植物体内不可或缺的大量元素,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并能帮助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为了探究外源钙对盐胁迫下的紫羊茅生长的作用,试验在150 m M Na Cl盐胁迫的基础上,添加10 mM CaCl_2,对紫羊茅Na~+,K~+离子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根冠比、根系活力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紫羊茅生长受到抑制,但是添加10mM CaCl_2后,K+含量明显增加23.3%,相对含水量提高11%,叶绿素含量增加25.5%,根冠比明显增大,根系活力升高.说明CaCl_2对盐胁迫下紫羊茅受到的生长抑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942.
利用满足一定嵌套关系的2个q~2-元线性码,给出一种构造自正交码的组合方法,并由各成分码的参数确定出所构造的新自正交码的维数和对偶距离下界。进一步用q~2-分圆陪集理论讨论码长n=q~2+1的常循环BCH码。刻画满足所需嵌套关系的2个q~2-元常循环BCH码的定义集合、设计距离和参数,从而由常循环BCH码构造出码长2n的q~2-元自正交码和q-元量子码。这一方法可得到许多距离dq+1的量子码,而这样参数的量子码是用已知的构造方法不能获得的。方法和结果对于构造更多参数良好的量子码以及给出最优量子码的距离下界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3.
利用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FE-CO2萃取花生油工艺。以半烘烤并粉碎之后的花生为原料,针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10个水平安排实验,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数据作为网络训练样本,构造花生油SFE-CO2萃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萃取过程进行预测,分析各实验因素与出油率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最后确定4-9-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所得出油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接近,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构造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萃取过程中各参数影响下花生出油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当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5℃,时间125min,CO2流量187L/(h·kg)时花生出油率可达期望值47.5%。该方法为实现预测与控制SFE-CO2萃取花生油过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4.
The Cu2MoS4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using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convenient solid-phase process, which was appl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u2MoS4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Cu2MoS4 nanoparticles having a band gap of 1.66 eV exhibits goo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simple process may be critical to facilitate the cheap production of photocatalysts.  相似文献   
945.
为了提升2A14铝合金耐局部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点蚀测试、循环阳极极化曲线(Tafel)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u含量对2A14铝合金锻件显微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降低,诱导点蚀的Al2Cu和AlCuMgSi残余结晶相体积分数减小,点蚀坑密度显著降低,合金抗点蚀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946.
采用溶剂热法将Keggin型H_3PW_(12)O_(40)作为次级结构单元引入Fe-MOF结构中,合成出具有花状结构的POM@Fe-MOF材料,以其为模板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衍生物WO_2@FePO_4和WO_3@WC@C。借助SEM、XRD等分析了衍生物的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并将WO_2@FePO_4和WO_3@WC@C分别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材料,利用三电极体系在浓度为6mol/L的KOH电解质溶液中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在0.5A/g的充电电流密度下分别得到了68.6F/g和70F/g的最高比电容。  相似文献   
947.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gold (Au) and its commonly associated minerals in alkaline thiourea solu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out addition of any stabilizer,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Au from stibnite and pyrite was only possible at relatively low thiourea concentrations. As Na2SiO3 was added, pyrite started to become active and an oxidation peak appeared; the oxidation peaks of arsenopyrite and chalcocite appeared earlier than that of Au. The chalcocite peak shifted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and the peak current increased. Stibnite did not show an oxidation peak and its current was nearly zero. Adding Na2SiO3 favored the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Au when its minerals were associated with chalcocite and stibnite. At pH 12, the Au anode dissolution peak current increased with stabilizer concentration. At 0.38 and 0.42 V and for Na2SiO3 concentration below 0.09 M, the current density continuously increased with Na2SiO3 concentration. The Na2SiO3 concentration had to be adequate to stabilize thiourea. When the potential was higher than 0.42 V, the surface of the Au electrode started to passivate. With an additional increase in potential, the presence of Na2SiO3 could not stop the inevitable decomposition of thiourea.  相似文献   
948.
氢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它将成为化石燃料最有希望的替代能源之一,也是亟待开发的重要能源。而氢能的储存成本高,危险性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理论上预测CNa_4~(2+)的储氢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了每个CNa_4~(2+)团簇最多可与16个H2分子有效结合,获得23.5%的质量储氢密度。在B3LYP理论水平上,H2分子与CNa_4~(2+)团簇的平均相互作用能在2.107~4.948Kcal/mol之间。由于CNa_4~(2+)的质量储氢密度在7.1~23.7wt%之间,符合美国能源部的要求目标(5.5 wt%)。研究结果表明,CNa_4~(2+)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逆吸放氢性能良好,可作为潜在的理想高容量储氢材料。  相似文献   
949.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Zn(pam)(bpa)]_n(1),(pam=4,4'-亚甲基二(3-羟基-2-萘甲酸), bpa=2,2'-二吡啶胺),对该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目标化合物中的锌(II)离子分别与来自两个不同4,4'-亚甲基二(3-羟基-2-萘甲酸)中的羧基氧和同一个2,2'-二吡啶胺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的扭曲四面体结构。该配合物通过锌(II)离子的连接形成有趣的一维螺旋长链,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950.
目的建立了青叶胆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RP-HPLC-PDAD)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95%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mm×250 mm,5μm),柱温30℃。以甲醇∶水∶磷酸(88∶12∶0.15,v/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0.9 m L·min-1,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1048~2.62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RSD为1.7%(n=9);熊果酸进样量在0.2304~5.76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5%(n=9)。结论方法准确,操作简便,数据可靠,可用于青叶胆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