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5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研究: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曹家路-大沟村为例,分析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低山丘陵带土地资源的特点。阐述土地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未来土地开发方向应坚持以观光旅游业为主导方向、建立低山丘陵带旅游风景区和兼顾人文旅游景观的策略,积极实施节水工程和荒山承包租赁等。  相似文献   
82.
有关怒江金丝猴的研究尚属于空白。2013年9月怒江州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姚家坪管理站,收容并笼养了1只2岁左右的雌性怒江金丝猴。统计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该怒江金丝猴日行为活动时间分配、食物投放情况和笼养效果等结果。投喂食物主要为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通过观察和记录,目前掌握了该猴子取食的23种物种以及取食部位。日行为时间分配为:61%休息,15%取食,15%移动,7%理毛,2%玩耍。不同时段行为类型分析显示:该金丝猴早取食高峰明显,同时也存在移动和休息高峰。存在地面活动行为,占日活动时间的5.8%,地面活动的主要行为类型为取食。  相似文献   
83.
甘肃平凉崆峒山不同海拔梯度辽东栎叶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崆峒山不同海拔尺度上的辽东栎叶片为实验材料,对其比叶面积、毛基密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进行测定,探索海拔变化对崆峒山辽东栎生理形态的影响以及叶片解剖学特性对海拔梯度的适应性,从而为选择化石植物重建古环境提供依据.结果与分析表明:随海拔升高,比叶面积、气孔长度、气孔密度呈二元曲线关系,而毛基密度则呈一元线性关系;所有叶特征参数均在1 935 m处具显著转变,推测该海拔附近是崆峒山辽东栎的最佳生长区域;海拔1 935 m之上的区域,低温逐渐成为制约辽东栎生长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4.
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别山区旅游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了大别山区旅游合作评价的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结果为"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大别山区旅游总体规划、提高旅游企业的参与度、加快旅游一体化进程等提高合作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垂花百合(Lilium cernuum)野生资源分布稀疏、数量较少,是园林杂交育种的重要野生种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垂花百合的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生态学习性及长白山区垂花百合的物候特征进行描述,并重点对其繁育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栽培的垂花百合在花、叶、鳞茎的生长上都明显优于野生自然生长的垂花百合;引种栽培后病害较多,易倒伏;第1年遮阴栽培是关键,需遮阴50%;有性繁殖时,种子需暖温处理,发芽率可达70%以上.无性繁殖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86.
对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进行系统采集和整理,共采集标本500余号,经鉴定有5亚科25属63种,其中5种未定名。为保证区系分析的准确性,对已定名的58种蚁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叶蚁亚科和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亚科;在世界蚁科昆虫区系共有3个分布型,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共有19个分布型。该区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且与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及西南区4区相互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7.
我国山区双车道公路具有里程长、交通量大、超荷载运行等特点,大部分已进入养护期,受地形地貌限制,养护作业区路段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在大量实地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心生理理论与数理统计法分析山区双车道公路作业区路段不同交通流状态下驾驶员的心生理变化规律,确定了山区双车道公路作业区路段驾驶员注视时间阈值,最终分析出驾驶员不同注视点的注视时间值与心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山区公路作业区驾驶员的注视时间阈值为381ms,路面障碍物、过渡段路面、前车车尾为驾驶员在作业路段关注最多的点。  相似文献   
88.
在共振的情况下利用山路引理讨论了一类渐近线性椭圆方程,获得了方程的非平凡解.  相似文献   
89.
报道了鲁山常见蜜源植物85种,隶属27科,65属。为本地蜜源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4):104-106
伏牛山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华夏民族孕育、繁衍的生息之地。这一地域的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此,进行专门研究:从对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提出到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梳理和研究,历时数年,汇集成《伏牛山文化概论》一书。本书是伏牛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