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苏轼兄弟手足情深,成为千古称美的文学佳话.然而,这种深厚的情谊并不是以二人的种种相同特质为表现形式的,在他们性情气质、文学个性、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实际存在着最重要的异质异貌特征,恰是这些"和而不同"的独特风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文学生涯中,取得了适合自身个性发展与他人无法取代的成就.  相似文献   
32.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3.
苏轼学问繁富,诗中用典丰缛,千变万化,善于熔铸,做到“神仙点瓦砾为黄金。”大体有用事与用辞两端。用事类可别为七种方式:隐含式、缩写式、翻案式、抽取关键语句式、翻用式、暗用式、直用式等。用辞的变化,则可归纳为10种情况:改字、增减、重组、摘用、倒用、反用、暗用、套用、引用、缩用等。  相似文献   
34.
张爱玲与苏童都是以风格和技巧著称的作家,他们的小说有着颇为神似的艺术风格,现代颓废与中国古典美学巧妙地交融在一起,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以现代性理论与古典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作家的创作背景,从文本人手,着重分析张爱玲与苏童独特美学风格的来源、构成及艺术感染力,以此为径来探索两位作家在艺术上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35.
王存是润州人,是北宋重臣、著名地理学家,但对其展开的研究是不充分的,甚至有混淆视听的现象。对其生平进行梳理,有助于匡正视听;对其与苏轼的交往进行梳理,有助于对其政治取向有更清楚的了解。这些对于深入挖掘镇江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镇江的旅游资源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6.
《战国策》、《史记》中关于苏秦事迹的记载历来存在错乱、混淆或杂糅的情况。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提供了比较集中的苏秦资料,可以校正和补充这一时段的历史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7.
元杂剧是一种世俗化的戏剧表演艺术,元代文人透过特殊的审美视角,选取典型的历史人物进行创作,东坡故事在元杂剧中的重构算是一例,剧作家们善于抓住要害,对东坡与佛印、东坡与荆公的故事加以敷演,塑造了别具一格的东坡形象,升华了东坡故事在特定历史文化空间呈现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8.
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对林纾进行了大肆的贬损,后来林纾发表小说对新文化派给予回击。林纾的双重角色导致了他在新旧之争中的认同危机:小说翻译和创作显示了与主流知识分子文化身份上的“重合”,但他的观点一开始就与新文化派相背离,而新文化派又拒绝从文化身份上认同他。认同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清末民初多数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身份:既是传统士人又是现代文人;二是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调和或激进态度。民初的新旧之争是关于文化话语霸权的论争,“新”和“旧”的问题导向的是“现代”与“传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苏轼在嘉祐制策、王安石变法和元祐更化三个时期表现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变化,其政治命运也随之跌荡起伏,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家学及时代氛围的影响、被科举所累及其本人的忠君爱民思想等。但其所有的政治主张和表现都应归结为忠君爱民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40.
苏轼早年得志开始其从政生涯,但终其一生却仕途失意,其人生轨迹亦飘零辗转,多灾多难。然虽遭巨变,其深受禅学思想影响,能够超然于物外,在悲苦的人生境遇中,以佛救心,实现其自我心灵的救赎及文学创作实绩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