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离心流化床干燥器中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离心流化床干燥器中湿物料的干燥过程进行了间歇实验研究,测定了气流入口、出口和床层温度以及物料湿含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表观气速、颗粒直径、床层厚度、床体转速和物料初始湿含量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获得了离心流化床干燥过程中传热和传质准则方程。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采用出口空气再循环的流化床谷物干燥系统数学模型,以大麦为物料分别计算了各种不同工况下采用出口空气循环时谷物干燥的能耗及费用等,并就各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与讨论,所得结果对流化床谷物干燥系统参数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蓄水两坝间长系列水动力及泥沙淤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李家峡间的贵德-李家峡河段的蜿蜒河道进行了研究,为蓄水两坝间的通航和河床稳定性问题提供可行性分析依据.根据二维水流连续、运动方程、悬沙扩散方程和两相流底沙运动方程,采用加权集中质量剖分方法,建立了蓄水两坝间水动力、泥沙淤积数学模型.提出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对长系列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进行了模化处理.通过调试,验证了水尺水位和李家峡建坝前该河段4年的地形演变量.应用李家峡建坝后典型水文年长系列的组合资料,预报了河床经长期冲淤调整后迭到基本平衡需要的时间.介绍了泥沙交换和河床粗化计算模拟的物理图案和长系列河床演变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4.
含铅重金属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铁屑固定床反应器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铅。废水进入反应器后,通过铁屑固定床反应器的电化学反应的氧化还原,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和对反应的催化作用,以及电池反应产物的混凝,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的吸附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使重金属得以从废水中除去。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铅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0-7.0,HRT=5h,采用连续曝气,曝气量为0.2L/min;用铁屑固定床处理含铅废水运行稳定,去除率高,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5.
循环流化床锅炉变工况下的传热系数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变工况下传热计算的精度,克服现有的关于炉内平均传热系数模型的不确定性,针对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依据在大量变工况试验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不同负荷下沿炉膛高度的固体物料浓度分布,建立了变工况下分三区计算的传热模型。该传热模型正确反映了炉膛上部过渡区和稀相区平均固体物料浓度随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主导因素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依据三区传热模型计算的各区温度与试验运行值在各个工况下都吻合较好,该结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态特性研究和仿真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谭健晖 《广西科学》2006,13(3):228-231,235
于2005年7月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进行杂交松(P inus elliottii×P.car ibaea)扦插繁殖试验,研究缩短杂交松生根时间的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采穗母树设遮光和喷施叶面肥处理,穗条选取未木质化、半木质化、木质化三种,长度分为3~5cm,5~8cm,15cm以上。生根抑制物处理6种:乙酸乙酯、75%酒精、50%酒精、洗洁精、自配处理液和清水,乙酸乙酯、酒精与水的配比为1¨100。每种处理3个重复,株数135株。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穗母树进行遮光及叶面肥处理,可显著缩短插穗生根时间及提高生根成活率,其中生根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25%,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比对照缩短7~13 d。不同插穗生根抑制物处理,可显著影响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时间,其中乙酸乙酯和自配处理液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有效,生根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2%和32%,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分别缩短6 d和4 d;酒精和洗洁精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无效,生根成活率比对照降低1%~7%。半木质化、未木质化、木质化穗条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分别为36 d、37.3 d和41.7 d,平均生根率分别为44.33%、25.75%和60.33%;插穗长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生根也有影响,其中以5~8cm最好,3~5cm次之,15cm以上最差。  相似文献   
27.
随着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在煤系地层地段进行隧道施工尚无成熟的施工安全控制措施,详细介绍孙家寨煤层隧道成功的施工控制技术,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IPv4/IPv6过渡策略及IPv6试验网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阐述了IPv4所暴露出的问题,其次介绍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Windows IPv6试验网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在常压喷动流化反应器中 ,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MOCVD)法制备双包覆层珠光颜料的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 :以Ti(OC2 H5) 4 为物源 ,在有氧情况下用高纯氮气作为载气 ,沉积温度为 30 0℃时 ,沉积的TiO2 膜晶形为锐钛型 ,温度升高至 5 0 0℃时 ,TiO2 膜晶形为金红石型 ,且包覆致密 .在此基础上控制不同的包覆时间 ,再包覆以Fe2 O3 为主的铁氧化物 ,可获得橘红、金红等光泽柔和的双包覆层珠光颜料  相似文献   
30.
在矩形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中,采用脉冲应答技术,考察了挡板结构、气液流量、固体浓度对床层液体混合行为的影响.分别用多釜串联模型与轴向扩散模型描述挡板下方区域与挡板段的液体混合行为,应用矩量法及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表征液相返混程度的模型参数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