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生物浮动床-过滤-臭氧杀菌"技术处理电厂厂区生活污水,耐有机负荷冲击和水力冲击的能力强,对CODcr、氨氮、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cr总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5%,出水CODcr稳定在10~30 mg/L;总磷去除率达到50%以上,出水总磷质量浓度低于0.5mg/L;对NH3-N的去除率基本可以稳定在80%以上;浊度消减率可达到84%,细菌杀灭率大于99.9%,出水细菌浓度小于1/L.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不同球形度概念对片状化石燃料的描述效果,研究了片状化石燃料球形度变化对其流态化特征的影响.分析了Krumbein球形度为0.1~0.4的京西无烟煤在一台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如运行床温和炉膛压力大幅度波动、依靠排放冷渣保持稳定运行,揭示了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硫和高氨氮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炼油厂含硫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油、COD、硫化物及挥发酚而难于生化降解,催化剂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氨氮、盐类、悬浮物质以及低浓度的有机物而成为水处理的难题.本文采用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含硫污水和催化剂高氨氮污水的混合污水进行了现场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污水COD为2090mg/L、氨氮为600mg/L、挥发酚为27mg/L和硫化物为154mg/L的情况下,ABFT系统出水COD为95mg/L、氨氮为4.0mg/L、挥发酚为0.30mg/L和硫化物为0.0067mg/L,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在处理工艺中,动态氧化和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ABFT反应器采用了合成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该载体具有大孔网状以及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性能,高效微生物B350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载体上.克氏定氮法表明,ABFT中生物负载量为32mg/L.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方面,ABFT工艺比SBR工艺具有更强的优势,同时,ABFT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太阳能固体吸附循环制冷的基础上,采用无阀机构连接优化设计后的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构建成新型无阀机构的太阳能冰箱.将该太阳能冰箱分别在实验室内及实验室外进行静态实验及动态实验,得出了系统在一定辐射能量后的对外性能特性.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为实用化的太阳能冰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油气输导系统和油气运移的特征决定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根据惠民凹陷临南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的分析 ,指出在异常低压的背景下 ,该研究区输导系统和油气运移聚集呈现如下特征 :( 1 )该区输导系统主要由砂体和断层组成 ,断层 (以夏口断层为主 )在油气运移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且受断层面形态控制 ,两个北凸面起着汇聚油流的作用 ;( 2 )由于异常低压使得运移动力非常弱 ,油气运移表现为低速流近距离运移的特征 ,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夏口断层两侧 ,斜坡南侧高部位无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垞城煤矿井下氮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多个煤矿发生过氮气缺氧窒息伤亡事故,一般认为是由于瓦斯风化带中的N2涌出所致。但在徐州垞城煤矿,氮气窒息事故不仅在浅部,也在深部采区发生。分析该矿煤系地层后发现,在氮气窒息事故发生的地点,煤层上方均有红层。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可以认为该矿煤系地层中氮气的来源于红层的氧化作用,即成煤物质中的氮元素在成煤阶段形成NH3,上升遇到红层时,可被红层中的Fe2O3氧化生成N2,并赋存在岩层之中。岩石中赋存的N2可通过断层裂隙进入采矿空间,从而造成氮气窒息事故。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循环流化床气相和颗粒相流动特性以及浆滴蒸发和SO2吸收特性基础上,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特性的数学模型,考察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以及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出口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之差(ASAT)和浆滴蒸发时间是影响脱硫效果的重要参数,浆滴蒸发时间越长,有效反应时间越长,脱硫效果越好,而ASAT减小可延长浆滴蒸发时间.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都可归结为改变浆滴的蒸发时间(或ASAT).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排出CO2气体旋转床吸收器传质特性研究要求,选择S-195型柴油机为AIP排出气体发生器,优化设计了气、水流程,建立了波纹碟片填料旋转床吸收器的传质特性中间试验装置(简称中试装置),该装置具有多参数调节和测试功能。针对在较高气体压力下,AIP排出气体旋转床传质试验无法直接测算其体积传质系数(Kla),提出了一种间接测算Kla实验值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间接测算方法求取的Kla实验值与直接测算值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量的试验数据,探讨了上向流聚苯乙烯滤料直接过滤原水时波层组成对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滤层组成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过滤周期发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就细颗粒流化床的炉衬表面粗度对(准)散式流化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粒径为0.076 ̄0.45mm的细石墨粒子,通过变换不同的炉衬和采用自制的炉内电阻网络测量装置,得到了炉内流化滞区的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壁面附近流化滞区厚度的关系,并结合细颗粒与不同炉衬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结果,对炉衬表面粗糙度与流化滞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粗糙的炉衬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流化滞区,并使流化状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