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8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1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24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任永胜 《科技资讯》2014,(26):58-58
传统的冷却循环水系统效率低、能耗大,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生产过程中高效、节能的要求,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采用流体输送高效节能技术,可在不改变系统流量和压力的前提下提高冷却循环水系统效率,且节能效果显著,可靠性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流体输送节能技术的特点,探讨了流体输送节能技术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2.
超临界流体注入量直接影响着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制品中微泡孔的结构与数量,进而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通过设计相关实验发现:微孔发泡注塑成型注气过程分为气涌与稳定流动两个阶段,且气涌量的大小主要与注气系统的硬件结构有关,在改进硬件结构后气涌量有较大程度的削减;稳定流动阶段的气流量则与相关注气参数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结果,通过实验定量研究了超临界流体注气量与注气压差、限流元件孔径、注气时间、硬件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调节注气量的传递函数,该函数模型可以为实际生产中根据减重需求调节注气系统的一系列工艺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考虑自由表面的影响,从理论上建立了在密度均匀的连续分层流体中脉动点源生成内波的数理模型,应用Fourier变换和围道积分,推导出点源脉动频率的平方小于Brunt-Visl频率的平方条件下含自由面的连续分层流体中脉动点源的内波格林函数,并给出了详细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解的性质、内波的生成机理和自由面的干扰机理及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连续分层流体中脉动点源的内波生成格林函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生物柴油的超临界流体原位制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原位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了油菜籽生物柴油.以氧弹法测定热值的同时,运用Dulong热值方程式对生物柴油热值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技术手段,对实验制得的生物柴油进行了化学组分、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的表征,研究了超临界条件下多相反应物转化为液相可燃性脂类的性能与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原位超临界条件下,生物质中除油脂能够参与酯交换反应外,糖类和蛋白质也可通过分解重组形成具有较高热值的长链烷基酯.与油脂提取-酯交换二元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生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95.
微纳流体样品片上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或颗粒分离是样品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近些年在生物和化学分析中引起了极大关注,随着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分离技术在片上实验室系统的微环境应用中得到快速发展.基于微流体细胞或颗粒的分选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包括减少了样品量、加速了样品处理速度、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成本低以及便携性等.本文介绍了当前最先进的基于连续微流体细胞或颗粒分选技术,从被动式与主动式分离两方面的典型实例详细阐述了各种分选原理及其在细胞或微颗粒分选中的应用,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主要指标,如分选标记、分辨率、效率以及处理量,同时讨论了各类在微流体下的微分离方法存在的缺点.微尺度下高效的微分离技术在实现片上实验室、现场微分析设备和家庭诊断中将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能够促进微分离与检测和信号读取等集成于一体,形成一个便携式的诊疗设备.  相似文献   
96.
通过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的二维数值模拟,探讨了长高比?=20的矩形腔体中有较强Soret效应的混合流体对流中的局部行波的形成及含有缺陷的局部行波的动力学特性.当分离比?=?0.60时,在分叉曲线的鞍结分叉点附近相对Rayleigh数为r=1.926~2.074的范围内,出现了无缺陷局部行波.然后,随r逐渐增加,系统由无缺陷局部行波过渡到含有缺陷的局部行波并在r=2.075~2.224的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含有缺陷的局部行波.局部行波对流的宽度随r增加而增加,并在r=2.075处随着对流斑图的转变突然加宽.再随r增加,含有缺陷的局部行波失去稳定,对流控制整个腔体并演化成有缺陷的行波.有缺陷的局部行波是我们发现的新型对流结构.有缺陷的局部行波的形成依赖于局部行波的对流宽度.在具有缺陷的局部行波存在范围内,这种缺陷出现的周期随r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7.
系统阐述海洋场景模拟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基于物理的海洋场景模拟热点问题和前沿理论,并对浪花的动态仿真、流体表面重建以及流固耦合等细节增强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就实时模拟问题中的加速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8.
Hi,阿基米德     
<正>公式F浮=G排=ρ液·g·V排(F表示物体在气体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流体重力,方向垂直向上,这个合力称为浮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又称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提出这一定律,并用它来确定王冠上的金银含量。阿基米德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流体静力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使用范围是液体和气体。  相似文献   
99.
在微电子封装技术发展过程中, 封装用胶的分配技术正从接触式向非接触式过渡, 尤其是作为非接触式分配技术代表的微滴喷射技术的出现, 使高精度按需分配成为可能, 而高性能的封装用胶一般具有较高的黏度, 采用传统的非接触式分配技术并不能满足其黏度特性要求. 本文通过研究, 提出了一种机械式高黏度流体微量喷射系统, 其核心是通过阀杆相对于阀座的运动, 带动并将一部分流体从喷嘴中挤出.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影响该系统喷射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阀杆的行程、气缸驱动压力、弹簧预压、供料腔背压以及流体工作温度等. 本文在研究中采用0.2 mm不锈钢喷嘴, 得到了最小直径为0.35 mm的胶点.  相似文献   
100.
漂浮小魔术     
《科学世界》2009,(12):88-89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现象都很有趣,若细究起来还真有很多的道理,只不过我们生活在其中,习以为常,并不在意。我们知道,流体都可以对被包围的物体产生浮力,浮力的原理也很简单,物体要占据本来流体所占据的空间,物体排出流体的所受的重力就等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