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供应链协同创新成为当下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知识共享对供应链协同创新有促进作用。由于涉及了许多参与者和流程,汽车供应链的协同创新非常复杂,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供应商来实现生产。本文旨在研究考虑知识共享情况下汽车供应链中的协同创新,通过构建制造商和供应商两级供应链的斯坦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发现知识共享成本和吸收能力会影响知识共享数量,进而影响供应链协同创新收益;同时在考虑供应链集中决策情况下,当知识共享成本较高时,通过特定的承诺批发价格契约可以使供应链得到协调。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基层培训工作的实现途径,阐述了基层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实现基层培训工作长效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知识产权专有性与数据共享性存在冲突,但并非不可协调。二者协调的基础是知识产权制度和数据公开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我国的科技报告制度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并采取了四种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但仍有不足。本文认为可以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科研报告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和利益相关方的异议制度。  相似文献   
44.
为实现《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对省级精品课程《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在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资源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特别在资源特色上进行了重点设计,实践证明该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文中在介绍该课程持续建设、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安排、资源特色及实践过程的同时,重点讲述了拓展资源建设与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45.
政府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是科技规划实施的具体形式。一直以来,科技项目信息由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所拥有,包括项目名称、主持单位、主持人等科技项目基本信息是可以进入公共领域的,基于这些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和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综述了国内外科技项目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应用情况,提出整合政府财政支持的可公开科技项目基本信息,构建科技项目基本信息数据库,对其深入服务和应用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46.
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中多用户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研究的深入,分布式多用户数据共享协同控制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环境的异构性,数据的一致性、操作的并发性,本文以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为应用研究背景,针对政务信息共 平台中空间数据共享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多用户协同工作机制的解决方案,文中给出了基于多AGENT的协同工作机制的体系结构、多用户分布式数据库访问协同控制方法和主次AGNET协同工作模式的设计,并给出了解决由于多用户同时操作可能产生的操作冲突,及破坏系统一致性问题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7.
采用分担值的思想,考虑了整函数分担一个值的惟一性问题,主要证明了:设f(z)和g(z)是2个非常数整函数,正整数k,n满足n≥2k 11.若[fn(f2-1)](k)和[gn(g2-1)](k)以1为CM公共值,则f(z)≡g(z).  相似文献   
48.
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的作用,并结合柳州市共享工程的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本文主要讨论亚纯函数的k阶导数具有三个公共值时的唯一性问题,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翻译研究从传统学派的直译、意译之争到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多元系统论诸论,百花齐放的局面已经走了几千年,各派别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对翻译的认识,或众说纷纭,或人云亦云,规范性理论也好,描述性理论也好,各派之间似乎很难完全说服对方,这一方面体现了理论的可发展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理论还有待完善、提高。文章作者在纵深研究主要中西译学的基础之上,着重对当今中西译学领域的核心理论进行了批评比较,发掘其中的问题和共性,提炼出了文本有其“核”及翻译的“共核”观,并以案例分析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