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30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 考察不同饲养周期和不同性别的 SPF 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的部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生物学差异,建立不同品系及不同饲养周期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5 ~ 6 周龄 SPF 级 SD 大鼠与Wistar 大鼠各 300 只,雌雄各半,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随机分为饲养 4 周组、12 周组及 24 周组,并饲养相应的周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SD 大鼠在 12 周组雌鼠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白细胞计数( WBC)总数显著高于 4 周组大鼠( P<0. 01) ,12 周组雄鼠的 WBC 总数高于 4 周组大鼠(P<0. 05),4 周组和 12 周组的雌鼠 WBC总数低于雄鼠( P < 0. 05)。 不同饲养周期和性别的 Wistar 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 SD 大鼠 4 周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 12 周组及 24 周组(P<0. 01),且 4 周组雌鼠 ALP 低于雄鼠(P<0. 05),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鼠 ALP 显著低于雄鼠(P<0. 01);12 周组和 24 周组 SD 大鼠的甘油三酯( TG)均高于 4 周组(P<0. 05)。 Wistar 雌性大鼠 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 ALP 均显著高于 4 周组( P< 0. 01),12 周组雄鼠ALP 高于 4 周组(P<0. 05)。 4 周组和 24 周组 Wistar 雌鼠 ALP 显著高于雄鼠( P<0. 01),12 周组雌鼠 ALP 高于雄鼠(P<0. 05)。 结论 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性别及不同品系的 SPF 级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临床剖检土鸭20只,通过体外及体内寄生虫检查,发现体外感染为阴性,体内寄生虫病中吸虫感染率较高,其中纤细背孔吸虫最高(45%),感染强度大(3~57条)。并发现食道粘膜的毛细线虫卵感染率甚高(65%),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与本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为养殖户防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鸭副黏病毒GSFY株(A苗)、GSBY株(E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和鸡新城疫NH株(N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对7d、14d和21d的美国野水鸭分别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的免疫,检测各实验组鸭的HI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美国野水鸭分别免疫后,HI抗体A苗21d和E苗14d时分别达4.55log和5.27log以上,维持时间为35~42d以上。N苗除3次免疫组21d时达到4.0log以上维持时间21~28d外,1次和2次免疫组均不能达到4.0log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对美国野水鸭作I型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尤以3次免疫为佳.3个不同来源毒株的灭活疫苗以GSBY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镀锌法,调整预处理后 L Y11 合金表面的氧化状态;在大气环境、无中间合金条件下进行了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 S P F/ D B) 试验,并探讨了其连接机理结果表明,覆盖于连接表面的锌元素,在 S P F/ D B 过程参与了金属间互扩散实现了无保护气氛条件下的超塑变形/ 扩散连接在440 ℃/50 M Pa/4h 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连接效果,拉伸试样在母材处断裂扩散连接机理为通过原子扩散实现连接界面的迁移;回复和再结晶引起原始连接界面的消失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针对本中心SPF 级实验大鼠易发生的脱毛现象分析其原因,以对实验大鼠的养殖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建议。方法通过观察本单位SPF 实验大鼠脱毛的特点,对生长繁殖群常用大鼠饲料的灭菌效果和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改进饲料配方,进行治疗试验并观察效果。结果饲料高压灭菌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量较大,使用辐照灭菌饲料以及将维生素含量调整后大鼠脱毛改善情况最明显。结论饲料经过高压灭菌后营养中的维生素含量损失可能是造成SPF 大鼠脱毛的重要原因,在日常饲养中使用辐照饲料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为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 在正常鸭及鸭瘟( Duck plague,DP) 模型中对肠道功能及作用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80 只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7 日龄雏鸭随机分为 8 组,四组梯度剂量每天灌喂 Gln( 0、0. 5、1、2 g / kg 饲 料) 6d,及另四组灌喂同等梯度剂量 Gln 6 d,于 第 一 天 灌 喂 30 min 后 攻 0. 2 mL2000TCID50 鸭瘟病毒,观察 Gln 对正常雏鸭的免疫促进作用及攻毒鸭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测定 Toll 样受体 4( Toll-like receptor 4,TLR4) 通路基因表达量。结果 Gln 显著提高正常组 TLR4 通路 mRNA 表达量( P < 0. 05) ,显著降低攻毒组表达量( P < 0. 05) 。结论 Gln 通过 TLR4 通路提高正常雏鸭肠道的免疫力,降低鸭瘟病毒( Duck plague virus,DPV) 造成的肠道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7.
流式细胞术及DNA倍体分析在胃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8例胃癌细胞DNA含量、S期及G2/M期细胞比率,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二倍体癌浆膜受侵者S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未受侵者(P<0.05),团块生长者G2/M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弥漫状生长者(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转移枚数少于5枚者(P<0.05),淋巴结转移至第2站,以远者G2/M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转移至第1站者(P<0.05).结论胃癌细胞DNA含量和细胞比率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康地恩杂粕酶在肉中鸭饲粮中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酶制剂饲喂10日龄奥白星肉鸭,探讨酶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杂粕饲粮中添加150g/t酶制剂的饲粮较未添加组饲喂杂粕饲粮在日增质量方面有所提高(0.05p0.1),日耗量略有降低,同时料肉比明显降低(0.05p0.1),增加质量所需饲料成本略有降低.但与豆粕饲粮相比除料肉比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外,在生产性能和增加质量所需饲料成本上还有一定差异,说明在杂粕饲粮中添加酶制剂饲喂肉鸭,能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但实用效果与豆粕饲粮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9.
SPF种蛋是研制和鉴定人、畜、禽等多种生物制品的高标准材料。SPF鸡的遗传、饲养管理,种蛋的存储、运 输,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孵化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孵化率,改善上述因素能提高SPF种蛋的孵化率,降低畜禽 诊断和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鸭血红细胞SOD的初步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氯仿-乙醇分级分离,丙酮沉淀的方法,从鸭血红细胞中得到粗Cu,Zn-SOD。结果表明丙酮沉淀比活力为664.48 U.mg-1,提纯倍数为20.29,SOD活性在30~70℃时变化不明显,但超过后急剧下降,50℃下热稳定性较低,在pH值为3~8之间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