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三维三相全组份油藏数值模拟器对低渗透油田有水力压裂垂直缝井的自然能量衰竭式开采过程进行了预测 ,并与不压裂的自然能量衰竭式开采过程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考察水力压裂垂直缝增产效果应从两个方面进行 ,即 :1 .瞬时地考察井的产量 ;2 .动态地考察生产过程 .水力压裂垂直缝在前期提高了井的产量 ,随着时间的进行 ,其效果逐渐减弱 ,最后消失 .这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裂缝闭合造成的结果 ,而是因裂缝改变了渗流场造成的 ;水力压裂垂直缝提高了开采速度 ,但对采收率的影响微乎其微 ,利用物质平衡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 .水力压裂是改善低渗透油田生产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前常用的油藏资源量预测模型发现过程法模型在其理论上存在着缺陷 ,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因经验性和随意性进而产生的多解性。利用油藏发现序列的Bayes分析方法预测区带资源量 ,克服了传统的发现过程法的缺点。应用两个计算实例充分证实了Bayes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3.
针对目前在国内用得比较多的4种水驱特征曲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综合了甲乙两种类型关系的f wR*水驱特征曲线。将丙型与丁型结合提出新的水驱特征曲线,并和经典的水驱特征曲线完全等效的一种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同时又能反映含水率-采出程度关系的多条曲线,对它的形状和性质作了一些研究,指出今后水驱特征曲线的研究方向是找出更简单、准确、实用的广义水驱特征曲线。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与实际数据拟合相关性更强,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74.
针对伴生气管线的清管前期准备工作中,清管器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清管效果的问题,在介绍了现在常用的3种清管器-橡胶清管球、刚体式皮碗清管器、聚氨酯清管器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清管器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定性分析中考虑了运行方向、重量、耐磨性、使用范围和价格等几方面,定量分析采用HYSYS软件对各种清管器在不同清管工况下进行模拟。推荐采用清管球和聚氨酯泡沫清管器组合清管,该方式既可取到良好的清管效果,又可以降低泡沫清管器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方案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童宪章院士“7.5B”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指出了“7.5B”方法只适用于多个油田的统计计算,而不完全适应于单一油藏。从理论上推导了“7.5B’’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一条准确计算该值的有效途径。对童氏水油比与采出程度关系乙型水驱法及采出程度与含水关系图版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76.
胜利滩海油田开发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胜利滩海地区已发现并成功开发了飞雁滩、桩106、埕岛、新滩等油田,针对这些油田复杂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在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钻井、采油工艺、地面及海工工程的研究、设计过程中,探索、开发和应用了多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并科学编制了开发方案,其部署370口井,钻井成功率100%,累积建产能300万t。形成了一套适合胜利滩海油田高效开发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7.
油田含油污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 ,它们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 (COD)及其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以目前某油田使用的几种主要化学药剂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药剂浓度对COD的影响 ,并通过SBR模型实验考察了它们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 ,药剂浓度与COD呈线性关系 ,药剂的种类与结构不同 ,对COD的影响程度有差异。生物降解性能差是现有油田化学药剂的共同特点 ,这可能是油田含油污水难以处理 ,特别是生物技术处理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经历了30多年的开发,胜坨油田已经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调整和挖潜的难度增大,在非均质油藏中,潜力往往分布于压力水平较低的层段,从压力状况入手分析油藏潜力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对胜坨油田二区83-5单元地层压力状况的分析,指导特高含水期油藏调整挖潜的工作,总结出了对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有着指导意义的一些结论和建议,在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进入特高含水后期的老油田的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用电化学法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线性极化,Tafel曲线,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三种咪唑类缓蚀剂在油田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性.找出缓蚀剂的最佳有效浓度,比较出这几种缓蚀剂之间的缓蚀效率大小,初步分析其缓蚀机理及其缓蚀效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
用多级溶剂萃取法分离出克拉玛依二中区原油中的活性组分,并测出了油中活性组分的含量为4.81mg/g,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初步鉴定了活性组分的结构活性组分的红外光谱图在2500~36O0cm(-1)处有一较宽的吸收峰,在1707cm(-1)处有一很强的羰基伸缩振动峰。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含有较高比例的氧和氮,活性组分中富集了大量的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气相渗透压法测得活性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19,对提取物的界面性质研究表明,活性组分与碱(NaOH,Na2O3)的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可以达到10(-2)mN/m,而提取活性组分后的原油与碱溶液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明显高于未提取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提取物为原油中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