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建立了15批秦艽药材与饮片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检测波长为254 nm。同时,结合含量测定、出膏率,进行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传递性研究。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与各自对照图谱相似度良好,以龙胆苦苷为参照峰,确定共有峰5个,指认5个色谱峰。15批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分别为20.43%、19.71%,龙胆苦苷、马钱苷酸从药材到饮片的平均转移率为80.56%、80.98%,未出现离散数据。结果表明,采用物质群整体控制的指纹图谱与出膏率、含量测定指标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的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及传递性研究,可为经典名方以及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黄芪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芪药材不同极性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对比研究.采用HPLC法分别对10批黄芪药材的5个提取部位研究,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建立10批不同产地黄芪中5种极性部位的模式指纹图谱.首次鉴别7个主要指标成分.方法准确可靠,为全面控制药材质量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究太子参抗心肌缺血的潜在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太子参的活性成分及心肌缺血的相关靶点进行预测,构建太子参抗心肌缺血的关键靶点网络,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Pathway富集分析,并将太子参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筛选获得太子参活性成分8个,对应的抗心肌缺血关键靶点50个。GO功能及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太子参抗心肌缺血主要参与细胞凋亡、血管新生及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涉及MyD88-independent TLR4 cascade(非依赖MyD88的TLR4信号传导通路)、MyD88:Mal cascade initiated on plasma membrane(MyD88:质膜上启动的MAL级联)及Activated TLR4 signalling(激活的TLR4信号通路)等,其中主要的作用靶点包括JUN、MAPK1、IKBKG、PTPN11、RELA等;分子对接验证蒲公英萜醇与关键靶点AKT1、IL6、MAPK1、TP53的结合性最好。该研究揭示了太子参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猫爪草治疗结核病的作用机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猫爪草的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作交集得到猫爪草作用于结核病的预测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将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最后应用AutoDock软件进行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之间的分子对接验证。筛选得到猫爪草的活性化合物12个,其有效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结核病的关键靶点有CASP3CASP8CASP9BCL2BAX。KEGG结果表明,猫爪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从而对结核病进行干预。分子对接得到猫爪草的主要成分是豆甾-4,6,8、维太菊苷、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苷、谷甾醇乙酸酯和β-谷甾醇,对BAXCASP3CASP9作用明显。本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了猫爪草治疗结核病的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初步验证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VEGF及其受体KDR的调控作用,分析其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40,20,10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各组均为8只。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各组采用上述对应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饲养28d后采用ELISA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分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变化。结果: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及其受体KDR随着剂量加大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可以有效上调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从而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76.
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图谱,以6个主要特征峰的回收率和特征图谱相似度为指标,优选固相萃取小柱填料、淋洗液和洗脱条件。最终确定C18固相萃取小柱对6个成分的回收率最高,淋洗液为甲醇-0.3%甲酸(20∶80,V/V),洗脱液为甲醇(含0.3%甲酸),纯化后6个主要特征峰的回收率均在89%以上,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8。采用HPLC特征图谱指导优化黄芩黄酮类成分的固相萃取纯化方法,可保持纯化前后黄芩有效组分中化学成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板蓝根药材、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及板蓝根活性组分对流感病毒活性的影响作用,应用鸡胚尿囊膜法评价了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对流感病毒的预防、治疗和病毒中和作用;评价了板蓝根活性组分对流感病毒的中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药材、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及板蓝根活性组分对流感病毒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板蓝根药材提取液对流感病毒具有预防和中和病毒的作用,板蓝根颗粒提取液和板蓝根活性组分具有中和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利用盆栽实验考察不同水分和施磷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丹参生长量、全氮、全磷、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来研究丹参幼苗的生长及品质.结果发现,相同水分及施磷水平下,接菌株的株高、根长、根冠比、全氮、全磷、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未接菌株.相同水分不同施磷水平下,随施磷量的增加,丹参株高、根长、根冠比、全氮、全磷、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在第二施磷水平(P2)为0.15 g/kg时达到最大,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1.842%和0.354%.不同水分相同施磷水平下,接种株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未接菌株,70%田间持水量下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含量较高.70%田间持水量及施磷质量分数为0.15 g/kg时接种株的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0.252%和6.166%,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016%和1.516%.  相似文献   
79.
80.
为证实以黄芪、丹参为代表的益气活血类中药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能量代谢,通过原代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条件下复制模型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并予以相应药物干预。结果表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肌细胞活力、增强心肌细胞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肝激酶B1(LKB1)和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激酶β(Ca MKKβ)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可见益气活血类中药代表黄芪与丹参配伍使用具有调节脂代谢紊乱,增加心肌能量供给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