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后殖民女性主义将性别的视角渗入民族议题的讨论中,使我们能够在民族、国家、阶级和性别的动态关系中讨论关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问题,这是一种有益的理论跨界,并使我们对国/族主义的某些论述保持清晰的批判,其讨论共分为三个方面:公私话语的设置导致了女性身份的暧昧不明;置身于性别利益之上的国/族话语对女性的暴力;为抵抗西方殖民或争夺对女性的控制而提倡某种落后的传统等等.  相似文献   
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有力地支持了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西藏落后的生产条件和不完善的市场机制降低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成为影响当前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文章提出了西藏财政在未来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不断创新财政服务、变不利为有利,支持社会经济的再次跨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3.
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唐山市广大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禅城区联合图书馆张槎中心小学分馆的建设背景、建设过程与发展情况,分析了这种联合办馆的新模式对业界的启示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5.
医疗保险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医疗供需双方均衡,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增加医保投入,理顺利益各方的关系,实现医疗保险健康、稳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文章提出扩大和提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金筹措的基本思路:强化政府投入的责任与力度,激励社会各界的捐赠投入,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投资,规制高校的收费标准与行为,创新多渠道的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有效运转的灵动机制。通过国家对民办高校投入的政策支持、不同市场主体的捐资、全体家庭的教育投资、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等构建资金来源多元格局。  相似文献   
67.
随着法治社会的构建,依法治教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法的普及,我国高校(国立)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已成为近年来争议颇多的问题。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行政色彩的权力关系以及与不具有行政色彩的民事关系为基点,从维护学生权益角度出发,审视高校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探讨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8.
公共安全信息系统中GIS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组件技术出发,介绍了GIS组件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机制以及特点,并结合上海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PSGIS)的开发,对开发中运用组件开发GIS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公共安全信息系统GIS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企业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介绍了网络安全防护的一般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0.
Society could sustai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by adapting to the change and mitigating risks from adverse effects of increasing changes, so that it can continue maintaining its prospect and improving wellbeing. Nevertheless, climate change is more or less affecting society's 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including both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eeds at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developing stages. Th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patial pattern and future risks of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societies are summarized.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and climatic systems leads to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climate impacts and risks in China. To more effectively leverage increasing knowledge about the past, we advocate greater cros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between climate adap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That could provide decision makers with more comprehensive train of thoughts for climate policy 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