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2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利用形态特征与RAPD分析技术,分析了国内不同地区的24份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communis Tsee et Lee.)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3个形态学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4%~69.9%,其中叶柄变异最大,子叶变异最小.24份普通白菜材料在形态学聚类的距离5处聚为4类.利用筛选出的15条RAPD引物从24份普通白菜材料中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3条,多态率73.4%,平均每条引物条带7.53条、多态性条带5.53条.RAPD数据聚类在相似系数0.77处,分为8类,与形态聚类间有重叠和细分.以形态聚类4个类别计算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标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为第Ⅳ大类第Ⅰ大类第Ⅲ大类第Ⅱ大类,第Ⅳ类的H和I分别为0.2395和0.3523.而不同地区则以江淮地区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最高,分别为0.2076和0.3098.这些结果与普通白菜种质资源多样性特征以及地区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32.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植物肌动蛋白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三叶青的块根进行RT‐PCR ,在1次扩增中得到2个不同的肌动蛋白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 ThAct1和 ThAct2.测序结果显示:ThAct1基因片段长度为867 bp ,编码252个氨基酸;ThAct2基因片段长度为1079 bp ,编码152个氨基酸.经Blast分析,ThAct1和ThAct2基因均属于NBD_sugar‐kinase_HSP70_actin superfamily家族,与其它物种Actin基因序列和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同源性.RT‐PCR结果初步表明:在茎、普通根和块根中 ThAct1和 ThAct2基因的表达未见差异;但在叶中,ThAct1的表达稍强,而 ThAct2的表达稍弱.另外,在茎、普通根和块根中,ThAct1表达比ThAct2强;但在叶中 ThAct1表达比ThAct2弱.结果为分析肌动蛋白基因在三叶青块根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获得的肌动蛋白也可以作为内参基因,在三叶青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中用于其它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鉴别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与其变种多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var.polyphylla S.Z.Huang et Z.C.Zhou),对这两个物种的叶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对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叶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利用扫描电镜和体式显微镜分别对叶脉和叶片表皮进行显微观察和微形态研究。【结果】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叶形态可从叶片形状、叶片大小、叶片数目、叶被毛、叶脉的一级脉和二级脉、叶片表皮的蜡质和角质层等特征加以区别。【结论】叶片数目和叶被毛为首要分类性状,可快速鉴别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成年植株;叶脉和叶表皮的微形态可以作为较好的分类和鉴别依据,再结合其他形态特征可准确鉴别包括幼年植株在内的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本文结果支持《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及《全国中草药汇编》(1996年版)中对中药材山豆根基源种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划分。  相似文献   
34.
从面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就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现代数学工具来指导初等教学类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5.
对麦鞘毛眼水蝇Hyd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卵在青稞田内的空间分布型及不同取样单位对分布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局部代替整株调查的可能性,为制定合理的田间抽样调查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温度对发菜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温度对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固氮酶活性、叶绿素α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发菜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35℃.风干状态的发菜经各种温度(-15~45℃)处理后,对生理活性不产生显著影响,115℃致死.吸胀后的发菜其生理活性较易受温度的影响:用低温(-15℃)处理吸胀后的发菜,再在25℃下测定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固氮酶活性,比未做处理者分别提高43%、26%和34%,高温(35℃以上)处理则导致生理活性的下降和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37.
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分离全缘叶蓝刺头(Echinops integrifolius Kar.et Kir.)根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从全缘叶蓝刺头的根中分离15个化合物,鉴定了胡萝卜苷(1)、原儿茶酸(2)、原儿茶醛(3)、咖啡酸(4)、东莨菪苷(5)、breynioside A(6)、龙胆酸(7)、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8)、矢车菊黄素(9)等9个化合物.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3、4、7表现出优于阳性对照Vc的自由基清除作用,IC_(50)值为2.177、0.844、0.800、1.434 mg/L,阳性对照Vc的IC_(50)值为3.629 mg/L.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化合物2、3、4、7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 (Schneid.) Yu et Li]为中国特有分布野生樱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杂交选育出适合中国栽培的樱花新品种有重要意义。【方法】樱花新品种‘胭脂绯’选自于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帽布村的尾叶樱桃变异植株,2016—2018年春季嫁接无性繁殖苗木100株。【结果】‘胭脂绯’为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具有花瓣开展、花色艳丽、花径大、花量多而密集,树形开张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嫁接苗性状表现一致、稳定。【结论】‘胭脂绯’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之一,在园林和景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9.
 毛果木莲是云南特有种,也是被IUCN评估为极危种(CR)的濒危植物.通过石蜡切片技术与显微观测技术对极危物种毛果木莲花粉败育、花粉胚珠比与结籽率进行研究,发现该物种花粉败育率达29%,正常花粉胚珠比>4527,结籽率聚合果达到34%,单果达44%.结合花粉胚珠比,初步认为该物种交配系统为专性异交类型,花粉败育对结籽率低影响不大.结合该物种野外种群调查,初步分析认为该物种的选择性败育特性是适应外界环境资源有限的一种生殖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40.
将五味子和甘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TLC),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表明:TLC法可明显鉴别甘草、五味子;五味子醇甲质量浓度在0.021~0.189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4%,相对标准偏差为2.01%.说明该实验的精密度、准确度、重现性、稳定性好,实验合理、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